G20247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12-31 21:48

1/4號傳真稿筆記

本帖最後由 010 於 09-12-31 21:52 編輯
2009年台股以8188點年度最高風光封關,相對於去年收盤指數,漲幅為78.3%、以年度低點計,上漲了96.6%、若從3955低點起算,更是大漲了107%,台股在失落了十年之後,首次在國際股市中昂首闊步。對於2010年的展望,市場共識性相當高,整體看上著毋庸議,但對於農曆年前後則多抱持警戒,要如何穩穩賺到2010年的第一桶金呢?本期先探綜合線型位置、Q1業績、2010年產業趨勢等,篩選出連結元月行情到農曆封關前的15檔超級黑馬,以供忠實讀者新年度新佈局時參考。
2010年空頭的風險在哪?
2010年多頭最擔心幾件事情,一、全球央行升息,二、各國政府救市措施退場,三、美元指數逆轉,國際金融市場恐將震盪,四、台股月線的9月KD指標分別越過90與80,行情再往上的空間還有多少?
簡單的結論,只要失業率未連降六個月、以及CPI未急速拉升,相信美國與中國都沒有條件升息,預估升息時間最快將在2010年第三季之後。而倘若政府敢退場,則意味著金融市場已經回到正常軌道,理應開始反應景氣行情才對。觀察美元長期走勢,每年年底因為跨國企業匯回獲利結帳,因此美元慣性會轉強一個月到一季,這與日圓慣性在每年3月份(會計年度結束)轉強一般,同樣是季節性的波動。因此倘若想要將美元換成澳幣、歐元或其他幣別,則2010年1月份以及美元指數78-82區間,將是不錯的時機點。
台股從3955低點起算已經連漲13個月,9月KD值分別為91.8以及83.3,有資深的投資人說,他從來沒有看過,台股連漲13個月都不回檔的,因此心態極為保守。不過過去一年來,在磅礡的資金流衝擊下,有多少技術面的慣性,像是黃河決堤一般的被改道,倘若2010年的資金面依然不弱,則多頭當然不介意再打破月KD的慣性,讓空頭再飲恨一次。台股上漲至此,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多頭應提防的事項,但是空頭應該擔心什麼變化呢?資金面尤其是中國的態度與資金,將是空頭最難以評估與預防的風險所在。
9月D值上80,多頭續航率達九成
觀察從民國55年(1966年)到現在,9月KD指標當中的D值,有11次越過80以上,爾後的走勢,卻與大家的印象恰恰相反。統計過去10次D值站上80,有9次指數還能繼續上漲,多頭續航率高達九成,而平均再續漲的時間為7.5個月,平均漲幅則高達76.3%。倘若將民國61年與75年這兩次狂飆的異常強勢剔除,其餘8次,仍然平均續漲了5.1個月,平均漲幅為24.6%。其實KD指標的解讀與足球比賽類似,倘若球在空方球門之前流連時間較長,這不正是多頭大好的趨勢嗎?觀察降為弱勢的波段,9月KD的D值往往無法觸及80就整波回檔了,D值能站上80,或將是高檔鈍化的啟動訊號。未來9月K值逐漸向D值靠攏,到最後交叉向下結束波段行情,理論上仍須數個月的時間,當然,倘若國際股市出現連續長黑,或者兩岸關係生變,就另當別論。
年K線續紅機率高
2008年底,根據台股年K線(每一根K線代表一整年的走勢)的慣性,我們認為09年最起碼有弱勢反彈(結果比預期強,走出強勢反彈),現在同樣的類推,2010年台股繼續收紅機率仍大,不過漲幅將不若09年。
觀察A、B、C三處的年K線長黑之後,都沒有出現連續黑棒,第二年都有反彈,不過B、C二處都是弱勢反彈,之前長黑的三分之一位置都彈不過,因此造成第三年的年K線又再度收黑,反觀A處,第二年長紅棒收復三分之二,是屬於強勢反彈,因此第三年的年K線能夠持續收紅,不過漲幅縮小。再看D處,09年的長紅棒不但反彈超過三分之二,甚至幾乎將2008年的長黑棒完全吃掉,年K線結構上比A處還要強,可以預期,2010年即使漲幅低於09年,但也起碼是2000點以上的中紅棒機會較大。
從資金與政治來看,B處為民國79年12682資產泡沫破滅,當時李登輝任總統,塑膠、紡織等外銷產業出走,轉往中國佈局,又新成立15家新銀行,凍結1500億元資金;C處是民國89年網路科技泡沫破滅,台灣首次變天,陳水扁任總統,電子業開始出走到中國大舉投資。觀察B、C二處,都是台灣資金大流血的時候,因此休養生息的時間較久,打底的位置也比較低,而之後的波段攻擊,都無法越過長黑的起跌點。
提防一季的回檔
反觀A處,從民國62年514到188雖然回檔也很深,當時老蔣、小蔣二位總統在64年交棒,國內GDP維持數年高度成長,又沒有投資工具,資金也無外逃途徑,因此股市恢復得很快,低點也迅速墊高,並且在五年內就突破514的起跌點。目前的資金面則是明顯持續流入台灣,兩岸關係則是遠比A、B、C等三處為佳,尤其QDII放行之後,中資、外資的大買盤才正要過來,因此理論上,未來台股的走勢,應該比A處的年K線結構還要強勢才合理,9859高點的突破,應在情理之中。
年K線A處之後的14年,台股形成上升楔型,74年突破1000點之後,井噴式的攻向12682點,而B處之後的21年,則是形成收斂三角形型態,純粹就技術分析的型態學分析,倘若未來正式突破該三角型態上限(約9500點位置),以旗桿等幅估算,長線目標將遙指16000點。
在觀察指數的季K線(每一根K線代表一季三個月的走勢),在乙、丙二處,其KD指標都是打到20低檔附近才交叉向上,因此形成3098與4044等深度回檔八成的低點,不過在甲處,其KD值守在50附近就再度交叉向上,結構較強,因此65年257低點比起63年的188低點,明顯墊高不少。而目前丁處的KD位置,與甲處較為接近,後勢回檔低檔應該有限。
觀察台股過去43年的季K線走勢,很少連漲超過七季(季K線連七紅),曾經出現過波段上漲九季,不過途中都出現一季或以上的回檔(季K線小黑棒)。台股2009年已經連漲四季,2010年若再連漲四季,就打破前述慣例,因此必需提防,2010年起碼將有一季的回檔,而現在大家的共識性太高,都認為農曆年後的第二季題材性最弱,最適合示弱回檔。不過每一次大家都認同的事情往往都會出現變化,不是提早就是延後發生。
Centrino釋出新商機
從1月份的行事曆事項,或可觀察可能發生的影響。2009年12月底,不少投信因應法人客戶年底作帳贖回而不得不賣股票,而不少代操業者,也選擇在年底結帳,至於自營商,更是必須在年底賣出之後,才能算績效。歐美系統的外資在聖誕節前休長假之後,估計也在次年1月份重新回到崗位上。因此估計2010年1月份,將是外資、國內投信、自營商、代操等四大國內外法人同步回補的時點,元月行情值得期待。
東協加一自1月1日成形,在兩岸ECFA尚未簽訂之前,相關股是先以利空反應?或者直接反應未來勢必簽訂ECFA的之利多?仍有待觀察。1月7日美國舉行CES消費性電子展,根據網站上投票,最熱門的五大產品分別為:一、平板電腦(蘋果將在1月26日推出),二、3D TV(SONY推出),三、Google品牌手機,四、微投影機,五、簡易行動電腦等,相關個股股價已經提前反應。
其實還有一個新的趨勢正在改變。之前英特爾要求NB使用其CPU時,要搭配其Centrino晶片組成的無線網卡,近期英特爾已經釋出此項採購權力給NB廠商,影響所及,晶片的雷凌( 3534 )、瑞昱( 2379 ),組裝無線網卡的智易( 3596 ),以及智易的大股東NB大廠仁寶( 2324 ),剛好可以形成一串新的食物鏈。業者評估,雷凌、瑞昱的無線晶片效能不會比Centrino晶片差,但是價位便宜許多,應是首先受益者。智易目前也有出Centrino晶片的無線網卡,不過只佔仁寶供應量的一成,未來智易改採用雷凌、瑞昱的無線晶片,組成無線網卡,再出貨給仁寶的NB,由於價格具競爭力,應可提升其在仁寶的出貨比例。
本益比低於10倍抱得安心
1月16日兩岸MOU正式生效,兩岸銀行、證券、壽險業者在檯面下的合作與參股或者協議,都將可正式檯面化,將形成個別股的行情。QDII來台仍須兩岸政府放行,估計初期不會太快,但可視為2010年底選舉行情的催化劑。1月中旬,上海市長韓正將來台宣傳上海世博會,受惠股例如南僑( 1702 )、全家( 5903 )、泰山( 1218 )有機會再度轉強。而MOU與宣傳世博會同時在1月中發功,再加上2月13日到21日為農曆年長假,中國的消費熱潮緊接來臨,屆時中國收成股尤其是內需型通路股,或將再度轉熱。
1月10日之前將公布2009年12月的營收,將是業績題材的催化劑。每年年初大多是新產品的作夢行情,不過穩健的投資人,向來比較願意找尋有夢並且有業績數字的低本益比股,長線持有,相對於每天都在找尋補漲股,應該較為安穩。以預估2010年的EPS估算,本益比低於10倍的個股,將是值得年度持有的標的。例如獲得日本智能電錶無線傳輸模組訂單的訊舟( 3047 ),2010年EPS從3元起跳,樂觀一點還有挑戰4元的機會,目前股價26.35元,本益比在8.8倍之下。又如中國遷廠完成,業績將從1月開始上升的僑威( 3078 ),法人預估EPS約4元,目前股價32.45元,本益比也不過8.11倍。
泰豐進入20年來最好的一年
泰豐( 2102 )2010年EPS有機會挑戰3-4元,目前股價27.5元,本益比也在9.2倍之下。泰豐在1997年以第一家台商的身份進軍南昌市,老董事長馬紹進是獲得榮譽市民頭銜的唯一境外人士,2002年南昌市政府還曾敦請馬董事長擔任經濟顧問。中國國民人均所得正向4000美元邁進,泰豐的英雄品牌效應將逐漸轉強,中國汽車存量已經超過1億輛,其AM輪胎市場勢必比OEM市場更迷人,五年一次的AM景氣正好將從2010年開始。日前中國降低天然膠的進口關稅,對於泰豐江西廠成本下降相對有利。
目前泰豐的訂單能見度已經從金融風暴時的一週,拉長到現在的二個月,在台灣與江西廠都擴充產能之後,公司對於內部的要求是全產全銷,可見2010年應該是一個大旺年。已經有資深老員工表示,這是他在泰豐十幾、二○年來,本業最好的一年。觀察過去六年,在江西廠還在賠錢的情況之下,光靠台灣廠支撐,每年獲利大多維持在6.5億元,江西廠2009年第二、三季已經分別可以入帳1億元台幣,相當於每個月賺700萬人民幣,據悉第四季江西廠每月獲利已可拉升到800萬人民幣,如此看來,2010年江西廠貢獻4.5億元以上應不離譜,再加上台灣廠穩健的6.5億元以上,則泰豐2010年的獲利將從11億元起跳,相對於33.54億元的股本,EPS將從3.27元起跳。其淨值比只有1.25倍,與台股整體1.9倍相比,實屬偏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