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8-29 08:07
發揮科技力 邁向淨零碳排
溫室效應對環境衝擊日益劇烈,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全球十大風險中,半數與氣候變遷有關;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在2021年8月方發布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中明確警告,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1.1℃;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200萬年來最高(410ppm)。我們想要控制在1.5度C之內溫度的上升,就必須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
國際能源署(IEA)今年5月提出一份關於全球能源部門淨零排放路徑報告,建議淨零碳排分兩階段發展,第一階段是從現在到2030年,使用現有的技術進行減碳,並可朝行為改變、電氣化、再生能源三大方向著手;第二階段是2030到2050年,必須使用現在尚未出現或現階段仍是雛形的新技術,才能達到淨零碳排。
台灣未來欲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有賴每個人從日常生活到產業營運必須減少需求才能降低碳排。依循此一邏輯,現階段我國可以先從三大方向進行。首先,從行為改變出發,跟開源節流的道理一樣,只靠源頭減碳是不夠,同時也要改變消費行為,打破線性經濟思維,發展使用但不擁有的共享平台、服務模式,才能減少能源需求的消耗量;其次,轉向電氣化來減少更多碳,如電動車、電動機車等;第三,積極推廣再生能源,同時建立電力乘載順序,以一定的優先順序來解決電力需求,革新傳統電力不足就要蓋新電力機組的舊思維,從供給端逐步達成低碳、綠色、無碳。
除三大面向外,對以製造業為主的台灣來說,可藉由將減碳技術導入產業來達成減碳目標。舉例來說,水泥業、鋼鐵業、石化業是高度排放二氧化碳排的產業,工研院已從垂直產業分析,探究製程減碳可能,用科技去改變製程、原料,以減少碳排放。
第二階段必須開發突破性新技術,以在2030至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例如碳捕捉技術,把二氧化碳從空氣中捕捉下來,再利用、甚至於儲存。以及未來各界寄予厚望的零碳新能源氫能,氫氣不僅可來自於再生能源,且使用後不會造成碳排,未來將成為終極潔淨能源。工研院已展開國際合作,與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AIST等研究單位合作交流,期以技術創新達到零碳目標。
技術創新在淨零碳排扮演要角,同時還要非技術層面的環境法規,驅動各界共同行動。近年來各國逐步將減碳議題由內政問題轉變為國際經貿議題,國際貿易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相當重要,碳稅、碳權等相關碳交易費用及機制,將成為我國企業達成淨零碳排的重要關鍵因素。如歐盟7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案,將在2023至2025年試運行,並於2026年起正式對出口至歐盟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台灣必須找出與國際接軌之標準及機制,並從節能減碳觀點,重新討論產品標準,建立碳交易平台,輔導企業制定碳盤查制度,運用新技術開創國際新商機,並以創新低碳科技,掌握減碳商機,維持產業國際供應鏈競爭力及地位。
工研院已率先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為主軸,發展永續環境應用領域的創新科技,包括「循環經濟」、「智慧製造」、「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研發。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產業製造及環境等四個面向切入,建立永續碳管理技術,並結合產業資料庫及碳足跡盤查、計算與分析,協助產業鏈了解產品或服務整個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快速切入國際減碳趨勢。同時也開發穿隧氧化鈍化接觸太陽電池的低碳能源,高效能易拆解太陽光電模組、加成法微細電子線路、高效率水處理循環、高效率水處理循環、檸檬皮及豆渣等再利用等低碳節能製造技術與二氧化碳捕獲技術,協助產業減少碳排放,並應用布建節能技術及改變使用者行為,透過共享平台將資源達到最大化應用,發揮節能減碳及共享經濟效益。
2050淨零碳排是挑戰,也是機會。台灣在材料、觸媒、半導體等技術具有優勢,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找到創新科技將高排碳產業轉變成低碳產業,一旦成功,全世界都會樂於採用台灣的科技,這就是淨零碳排的好機會。
(作者是工研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