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ch 發達公司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0-17 13:57
〈分析〉黃金原油價格大漲 果真代表經濟復甦?
本帖最後由 wch 於 09-10-17 14:06 編輯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2009 / 10 / 17 星期六 00:05
別意外,許多主要商品價格均已觸及一年來高點。紐約11月原油突破每桶78美元,黃金則守於每盎司1000美元之上。
著名的商品多頭,如吉姆羅傑斯,更是預期未來走勢將是海闊天空。
前幾天,羅傑斯用提示性的口吻說,他確信黃金將上漲至每盎司2000美元。
在近來這波漲勢中買進黃金的人,別擔心會成為冤大頭。的確,在1980年以每盎司850美元買進黃金的人,直到2008年才又見到了該水準,足足荒廢了28年。但是這一次,情況不同。
商品價格為何上漲?是否又代表著經濟即將復甦?
其實是美元急速的跌勢,造就了商品價格的相反效果。因為商品係以美元計價,當美元下跌時,商品價格則隨之上漲。由於美元兌世界貨幣貶值,今日更多的美元只能買到更少的商品。當美元走強時,情況則恰恰相反。
這正解釋了商品與黃金價格大漲的原因。這次的漲勢,不是因為民眾使用更多的商品,而是因為美元近期走勢太過疲弱。
那麼美元的表現有多差呢?許多投資人認為美元的強勢,將一去不復返。
自5月以來,原油便限於每桶50至70美元交易範圍之內,更重要的是,原油與汽油的需求仍在消退。石油大廠的行動,即證實了這一點。
由於產品缺少需求,煉油廠不得不關閉部份廠房,以削減成本。他們不願陷入供給過多的泥淖。雖然有人會陷進去,但可能不是他們。較可能陷進去的,應是投機客。
是什麼因素引發了這一波商品的漲勢?是市場的基本面,還是市場的投機面?
一百多年前,查爾斯道(Charles Dow)--華爾街日報創辦人兼道瓊平均指數發明人--設計出了道氏理論,來找尋答案。
根據道氏的推算,製造業與運輸業將能共同確認新的多頭或空頭市場。他的根據是,製造業利潤與增加生產有關,而增加生產則必須根據需求上升,這些都將反應到運輸活動的增加。
對查爾斯道而言,除非運輸平均量隨著工業生產上升,否則工業的多頭市場就不會發生。同步協調地上升,將能確認經濟轉強。其餘的一切,都將令人存疑。
9月,美國鐵路運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2%,這是基本面疲弱的明顯訊號,且與分析師所稱的「最壞情況已結束」截然相反。
此外,道瓊運輸平均指數還與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呈現了明顯背離走勢。
這在在都讓人對經濟復甦,不得不有所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