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於清嘉慶14年(1809),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的新北市歷史建築「金包里慈護宮」,有200多年歷史,今天舉行臨時紅壇啟用出火安座大典,媽祖等神明與文物遷移至臨時紅壇區。(記者俞肇福翻攝)
2020/11/20 15:45
〔記者俞肇福/新北報導〕創於清嘉慶14年(1809年),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的新北市歷史建築「金包里慈護宮」,今天舉行臨時紅壇啟用出火安座大典,慈護宮董事長游忠義、金山區長廖武輝、前立委李永萍等人護持,將慈護宮內媽祖等眾神明移至臨時紅壇內,其他文物與辦公區也移至臨時紅壇內。讓慈護宮歷史建築修復工程能順利修復,提供信眾更舒適安全的參拜空間。
金包里慈護宮位於新北市金山區,俗稱「金包里媽祖廟」,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於清嘉慶年間,漁民在野柳海岸海蝕岩洞發現一尊約8吋金面小型媽祖神像,地方百姓捐錢建廟,並塑造一尊媽祖做為紀念,將原先漂流而來的媽祖神像放於大尊神像腹內,當地稱為「開基二媽」。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慈護宮內仍保有同治12年(1873年)到昭和年間歷次修繕的樑柱、對聯、題刻與牌匾等構件,而廟宇正殿、三川殿亦於2019年登錄新北市歷史建築。最特別的是,200多年來,金包里信徒承襲先民留下的習俗,每年農曆4月舉行「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這項具傳統文化意義的祭典活動亦於2018年登錄為新北市民俗,並認定財團法人新北市金包里慈護宮為民俗保存者,故而慈護宮同時具備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雙重身份。
慈護宮建成已逾200餘年,由於主殿結構遭白蟻蛀蝕亟待修繕,故委託專業文資學者李乾朗擔任計畫主持人,擬訂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同時在文化局協助指導下,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於2019年完成審查作業。本次為利後續進行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廟方特別搭設臨時紅壇,將慈護宮內眾神明、文物、辦公區移至臨時紅壇內。
創於清嘉慶14年(1809),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的新北市歷史建築「金包里慈護宮」,有200多年歷史,今天舉行臨時紅壇啟用出火安座大典,媽祖等神明在金山區長廖武輝、前立委李永萍與廟方人員護持下,準備搬遷至臨時紅壇安座,接受信徒香火。(記者俞肇福翻攝)
創於清嘉慶14年(1809),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的新北市歷史建築「金包里慈護宮」,有200多年歷史,今天舉行臨時紅壇啟用出火安座大典,媽祖等神明,在金山區長廖武輝(前排右一)、前立委李永萍(前排左一)與廟方人員護持下,搬遷至臨時紅壇安座,接受信徒香火。(記者俞肇福翻攝)
創於清嘉慶14年(1809),為北海岸地區媽祖信仰中心的新北市歷史建築「金包里慈護宮」,有200多年歷史,今天舉行臨時紅壇啟用出火安座大典,金山區長廖武輝(前排中)、慈護宮董事長游忠義(前排右一)等人上香祝禱,希望搬遷安座工作順利。(記者俞肇福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