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今天宣布裁員近六千人並且結束旗下品牌
「港龍」(Cathay Dragon)的營運。市場歡迎此一集團重大改組方案,早上國泰航空股價一度上漲6%。在這個消息激勵之前,國泰航空今年股價已跌掉41%。
國泰航空這波精簡人力,5300個職位在香港,600個在香港以外地區,另外計入2600個未補空缺,總計人力減少8500人,是正常時的24%。旗下的區域性航空公司港龍,整個收掉。
集團重組目標在將每月燒錢金額由現在的港幣15億到20億元,降到大約港幣5億元(6500萬美元)。國泰航空說,營運架構重新調整估計將花費港幣22億元。展望明年客運營運量能,最佳的情況會是在新冠疫情前2019年時的五成以下。
新冠疫情為全球航空業帶來空前災難,多達4600萬工作機會可能不保,今年光是航空公司就要損失4200億美元的營收。沒有自己境內航空市場的國泰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在國際航線幾近停擺時,營運又特別艱難。
國泰航空裁員幅度在業界因而排在很嚴重的這一端,只比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德航好一些。
Bocom分析師Luya You說,砍掉港龍是合理的,畢竟飛航中國大陸市場面臨問題。國泰有可能還需要經歷再裁更多人的痛苦。不過,對公司的營運展望是相當樂觀的。國泰經由稍早前的籌資計畫,已經取得香港政府港幣390億元的紓困金,港府因而持有公司6.08%股權。同時,原訂新飛機交機的時程已情商得以延後。
Jefferies分析師Andrew Lee認為,國泰重組計畫合乎預期,消除不確定因素;公司盈利復甦取決於正在商議中的「旅行泡泡」,香港政府已經與11個國家討論開放彼此間的航空旅行泡泡,但目前實施時日未定。
航空業諮詢公司Sobie Aviation顧問Brendan Sobie說:「國泰航空必須瘦身且經營得更有效率」,「裁員無法避免」。他表示,國泰有足夠的流動性,能夠熬過需要一年時間來恢復的國際航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