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火紅蓮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9-21 12:42
台灣前30大市值集團,40%接班人不明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企業接班繼承不僅是家族的茶壺風暴,更是關係所有投資人的荷包。美林挑股票有所謂的「接班溢價」,第二代成才、後繼者挑得好,是股價利多。反之,接班人不明,則是股價利空。據天下雜誌統計,台灣三十大集團,市值高達十三兆,等於一個台灣的GDP;但台灣前三十大市值的集團,有四十%接班尚不明確,共計十二家。這十二家,市值高達六‧五兆,等於半個台灣GDP且這十二家當中,九家領導人超過六十歲,兩家超過七十歲,一家領導人年齡逾八十歲。而接班人培養,至少要10年功
這十二家,從台塑 (1301) 到台積電 (2330) ,從遠東到中信金 (2891) 、廣達 (2382) 、元大金 (2885) 、新光金 (2888) 、日月光 (2311) 、長榮 (2603) 、金仁寶、聯華神通、大同 (2371) ,這十二個加總市值高達六.五兆(約等於台灣GDP二分之一)的企業集團,正面臨不同的接班挑戰。
如能做好接班佈局、順利交棒後繼,也將影響投資市場對於企業的評價。前美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總經理程淑芬曾說,她衡量金融股的標準之一,就叫第二代溢價(premium)。由於台灣金控多半仍難脫家族掌控,如果第二代小孩教得好或接班人選得不錯,股票的目標價就可以加碼一些。反之,就得打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