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 發達公司襄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8-15 10:11

民眾難「享」衰退期休閒時光

美國曾被稱為「沒有假期的國家」。美國人與其他富國的公民相比更為勤勞──長時間投身工作,甚至往往連少得可憐的休假也放棄了。但現在更多的美國人被迫休假。即使他們並未失業,許多公司也在減少工時並且「強制」休假,以便削減開支。
政府資料顯示,平均工作周時正以比以往經濟衰退期更快的速度縮減。本輪衰退期的工時縮減幅度已經高達1990年代初期那次衰退的兩倍。
這可能是把「雙刃劍」。行為經濟學家認為,暫時退出弱肉強食的競爭也許對那些經濟穩定的人來說是好消息,因為他們可以享受更多的休閒時光;但對于許多經濟狀況不佳的失業者來說,情況會變得更糟,而且讓公司重新招聘的時日更為遙遠。
路透社專欄撰稿人Christopher Swann認為,強制休假的好處雖然不那麼明顯,但仍值得深思。行為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抱怨,美國人工作過分努力,以至於有違自身利益。長時間的工作使奢侈消費變成可能,但人們往往高估了物質滿足帶來的幸福感,而忽略了休閒時光的「享樂」帶來的愉悅。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在富國中,美國人的工作賣力程度名列前茅,平均每年工作近1800小時。相比下,荷蘭為1400小時──兩者之差相當于一名全職員工10周的假期。
行為經濟學大作《可預測的非理性》的作者艾瑞利(Dan Ariely)稱:「那些沒有長期經濟壓力、心理上能夠接受降薪的美國人,可能發現多出來的空閒時間讓他們活得更好。」這些好處顯然不容小視。
但如果拋開心理學角度,失業率就讓人揪心了。對于負債較重的人來說,這種情況可能足以把他們推下懸崖。
2001年的經濟衰退停止後,就業市場又歷經21個月才回暖,而這次等待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這個「沒有假期的國家」本應盡情享受本次在戰後歷史上最為充裕的休閒時光,但這讓就業快速復蘇更難奢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