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9-11-29 09:19

反送中效應...港貨轉台 倉儲業大利多

反送中效應擴大,近期包括電子業代工、筆電大廠、半導體大咖及港商擔心香港情勢持續惡化,出口貨物不敢放香港,正積極將保稅倉庫移往台灣、韓國,其中桃園航空城及國內物流業者包括遠雄港、中菲行、台驊、捷迅等皆表示已明顯感受到移轉需求。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位在航空城保稅區內的遠雄港近期舉行法說會時透露,有非常多的電子業正接洽探詢進駐可能性,包括華碩集團、鴻海集團以及台積電上游廠商艾司摩爾(ASML)等,都在洽談中。他還表示有許多港商也擔心貨物放在香港不安全,要轉移陣地。業者說,這可能替倉儲、物流業迎來一個新的巨大商機。

 

香港有免稅天堂的美譽,在航空貨運監管上較寬鬆,2018年香港機場的貨運總量為512萬公噸,是全球最大的貨運運量機場,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貨運總量為232萬噸,在全球貨運機場排名僅第8名。過去台廠電子業利用三角貿易,將貨從珠三角運到香港簡易加工後出口,但現在因為反送中可能讓這些貨直接從華南移往台灣,此舉將帶動包括倉儲、承攬、物流等需求。

一位物流業者分析,除反送中之外,美中貿易戰原本就有物流移轉的效應,只是美中貿易戰的效應速度較慢,但這次的反送中太激烈,實在讓許多貨主嚇到;尤其,香港許多大規模的貨運物流中心都集中在市中心,幾乎是抗議最激烈的地區,讓許多原本要進香港的貨都不敢再進香港,開始轉到其他的地區。

遠雄港已經感受到這樣的威力,遠雄港的倉儲貨運站,現在接近24小時運轉,業績會陸續反應在營收、獲利上;近期許多電商、電子貨都不敢進香港,空運貨件擠到台灣來拆併櫃作業,遠雄港的自由貿易港感受最明顯,國內航空物流業中菲行、台驊、捷迅也都感受到市場新變化,其中一家航空貨運承攬商「詢問電話接到手軟」。

航空業界就指出,物流供應鏈只要有非常規的模式產生,對於讓產業出現新商機,最明顯是航空物流業者,因為這些貨物不直接進香港,可能要改往其他地區去拆併再出口,就需要找免稅區作業,在移動過程中就會產生不同的物流服務需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