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6-28 12:16

生醫基金 後市唱旺

貿易戰升溫引發資金避險需求,加上美國全民健保法案的政治口水退潮,6月來資金明顯回流醫療類股,帶動相關指數漲幅均逾5.5%,其中,精準醫療產業挾著新技術優勢,累計今年來漲幅已達20%,法人看好下半年有機會續唱「高」調。
據大和計量統計顯示,全球醫療產業ETF今年來累計流出12.3億美元資金,但主要集中在4、5月;6月起,資金流向隨即轉正,且流入金額約4.3億美元。資金熱潮帶動相關醫療類股同步走高,漲幅都超過5.5%;主要推動力量來自貿易戰引發資金避險需求、有意角逐美國總統的桑德斯所提醫改法案政治口水退潮,市場疑慮掃除,醫療類股順勢展開多頭攻勢。
進一步統計今年來各醫療類股指數表現,代表精準醫療的ETFx健康科技指數累計大漲20%,遠超越NBI那斯達克生技指數的9.2%、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的7.7%。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分析,精準醫療產業挾著AI人工智慧、基因體學、物聯網等技術,提高疾病預防、檢測、診斷、治療與照護成效,進而降低整體醫療成本。近年包括傳統生技、製藥大廠都投入資金或採取併購方式發展精準醫療服務。精準醫療不僅是當前醫療產業發展新主流,亦獲得愈來愈多投資人肯定。
展望下半年,常李奕翰認為,貿易摩擦等政治不確定性,可能再次造成市場波動加大,但無礙精準醫療產業的長期向上趨勢,建議投資人可藉著短期震盪,逢回分批布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認為,美國總統大選前,醫療政策及藥價將持續面臨政治雜音,但生技產業長線有全球人口老化及藥物創新的基本面支持,且今年來併購活動暢旺,預期今年生技指數將以大區間為主,有波段操作機會,穩健或長線投資人可採定期定額策略介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說明,今年以來生技產業併購交易超過千億美元,後續併購題材仍值得期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