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8-06-10 05:50
8成中風患者會肩痛!復健科醫師傳授3種肩膀照護
【早安健康/許嘉麟(復健科主治醫師)】總是在門診希望五十肩肩友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除了治療本身帶來的健康恢復,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疾病會引起更多疾病」,也就是合併症,許多疾病就算沒法短時間內治癒,亦可透過盡早醫療介入,避免合併症發生。
醫學上的合併症多得不勝枚舉,門診常見的像是五十肩引起「睡眠剝削」、「肌肉萎縮」、「肌肉拉傷」、「社交隔離」;嚴重的像是免疫力低下時的卡波西氏肉瘤感染,以及今天的主題:「
中風與肩痛
中風患者八成會肩痛
中風引起的肩痛比例可不少,醫學界還有專有名詞,稱為偏癱肩痛,或是中風後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據研究,高達八成以上的中風患者有肩部疼痛的問題,有兩成(20~24%)約持續一年四個月,但有三成(32%)較為嚴重的患者,多年後還是感到疼痛(1)。
中風患者在第四個月時肩部疼痛度最高
另一項研究則將肩痛的發展,更細緻的分月份來追蹤,他們調查了301位中風患者,總共有198位表示有肩部疼痛問題,一樣是八成(83%)。
在一開始時,只有一成的人說會痛,但到了四個月,爆增成156人,疼痛度最高,到了第12個月,只有8個人說不痛了,剩下的148人還是覺得痛(2)。
台灣在2012年發表的在地研究,一年內患側肩痛的比例更高達90%,一樣是在三個月至一年之間,跟國外研究結果雷同(3)。
中風,肩膀,肩膀疼痛
肩痛需先找出原因
中風患者的肩部疼痛有很多種可能,也許是肌肉張力不足,無力的肌肉無法穩定,而讓肩關節脫臼;也可能是肌肉張力過高,讓肩膀長期保持在內轉及內收,讓關節沾黏造成五十肩。
其它還有如慢性疼痛的腦部疼痛閥值降低、或是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等等醫學尚未有良好解釋的疑難雜症。
中風患者竟容易肩膀疼痛!下一頁復健科醫師告訴您如何改善肩痛
每個造成疼痛的原因不一樣,解決方式當然也不同,像是脫臼需要固定關節、或是五十肩可以用「肩關節囊擴張術」,皆需由醫師臨床親自診視才能有幾分把握。
中風,肩膀,肩膀疼痛
中風照護,請納入肩部照護
中風的情況各人差異很大,因此,肩部照護,需與您的醫師討論後,才能找到最合適的照顧方式,但基本原則可以參考下面三點:
正確擺位
中風病人擺位,可以有效的改善他的不適,像是肌肉張力不足者可以使用肩托帶,而肌肉張力太過者,可以使用枕頭等軟墊保持正確臥位。
關節活動
無論是自動或是被動,關節是一種不動會有狀況的構造,基本的每日活動,可以讓關節避免沾黏產生五十肩,也讓週邊皮膚與肌肉有放鬆及伸展的機會,在活動中增加的血液循環,也能夠讓身體的感覺輕鬆些。
止痛
若是肩痛發生了,「忍痛」所造成的問題可說是身、心、靈全方位,身體不舒服,自然心情差,除了厭惡自己以外,會連旁邊的人都一起討厭,甚至懷疑起自己的價值。適度的使用止痛藥物,可以讓身體的不適降低,才能有心情接受進階的治療。
造物主造人,也製造了疾病。從古到今的科學家們窮盡一生,不惜與神旨對抗,只為了讓人類能有更好的生活。然而,在科學家抗戰勝利、消滅所有疾病之前,先別絕望,也別灰心,我們還能運用已知的知識,避免更多的疾病產生,或是縮短疾病的過程,一樣可以,往更好的明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