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5-29 06:30

利多加持 陸股基金績效 後勢可期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日在MSCI公布A股納入名單、陸美貿易紛爭暫時達成共識的正面訊息提振下,帶動大陸股市表現。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隨著大陸官方改革進程持續,經濟發展重質不重速,今、明兩年企業獲利預期都預估有15%以上的增長,有助為股市提供穩固支撐。 謝天翎表示,在投資布局方面,建議可持續關注中大型龍頭股及主題性股票表現,產業方面如計算機、醫藥、金融、消費等類股可持續關注,此外,與官方改革和經濟轉型政策相關產業如高技術科技、新進製造、消費升級等相關類股也可多加留意。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A股結構轉型,有利於股市中長期發展,投資人也將連帶受惠;但要留意去年以來部分大型股、藍籌股或產業龍頭股價已事先反應,所以應避免單筆重押,而建議採取定期定額。 中國愛德蒙得洛希爾中國基金經理人包夏冬指出,近年政策面持續去槓桿化,得以實現可持續並且高質量的經濟成長,基本面逐步改善;企業獲利則有良好表現,為中國股市的估值提供支撐。預期2018與2019年度每股獲利成長率分別可達15%和14%,動能雖略見降溫,但仍維持樂觀。 包夏冬認為,大陸在基本面轉佳,MSCI效應下,股市行情伺機而動,但仍須留意包括債務逐步攀升的長期挑戰、隨著美國升息腳步而上升的債券殖利率為資金面帶來的衝擊,以及貿易戰的後續發展。整體而言,多項因素都有利於陸股中長期行情,但短期須關注風險,謹慎布局。 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表示,在A股納入MSCI指數後,外資不可能只關注已漲過一輪的權值股,未來除了外資持有比重將大幅提升,新經濟題材也值得留意,像是醫藥、科技、新興產業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