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5-01 06:12
台韓股失血 後市不看淡
在風險趨避影響下,上周外資對亞洲股市清一色站在賣方,以賣超南韓13.5億美元最高,其次是台股的近11.1億美元。累計4月也只有越南與馬來西亞有少量買超,其他亞股全數遭賣超。
今年以來,外資在亞洲主要股市同樣是賣多買少,以台股遭賣超逾52億美元最多,南韓、泰國及印尼也都有24億美元以上的賣超。不過,亞股內資爭氣,只有菲律賓與印尼的跌幅較大,分別跌9%、6%,其他股市都是正報酬。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雖然近期亞股遇到亂流,但亞股基本面並未出現轉壞跡象,甚至持續轉好。亞股經濟與獲利增長穩健,搭配利率上行將加快銀行股獲利、就業市場改善刺激消費與醫療保健需求,東協即將舉行的大選也將加快政府開支與基建投資,都有利亞股獲利續揚。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近日在美中貿易衝突、美股表現震盪,以及逢第2季科技股傳統淡季等因素影響下,台股短線波動難免。後續仍須視外資期現貨方向、中美貿易議題進展、新台幣匯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等因素而定。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外資4月以來匯出金額較大,儘管近一周外資賣超金額已見縮小,但仍應持續關注外資動向。5月上旬企業將公布4月營收,中旬以前則將陸續公布第1季財報,伴隨科技產業逐漸進入旺季,投資人將持續關注第2季與第3季財報,預期企業的營收與獲利動能將逐漸加溫。
外資今年來在亞股最愛印度,買超13億多美元。元大印度指數基金經理人劉偉正表示,4月印度股市表現亮眼,指數連續九天上漲,是2014年8月以來最長的升幅。
展望後市,印度有指數估值回歸合理、基本面穩健及通貨膨脹壓力偏低等三大利多,為股市帶來支持。
張致寧說,通常第2季為新興市場的淡季,亞股也不例外,特別是台韓等與國際科技產業周期連動度高的市場,第2季通常為產業淡季,股市相較其他三季稍顯疲弱,但此時反而成為布局好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