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6-26 13:40

06/29號傳真稿筆記

兩岸三地汽車零組件業者搏出線
中國車市成長帶來新機會

中國市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汽車銷售量的一哥,搭上中國的汽車下鄉與汽車進城議題,兩岸三地的汽車零組件廠商營運有中長多可以期待。
與歐美大車廠因為經營與財務問題而陸續掀起的破產風暴相比,中國成為了全球汽車市場異軍突起的銷售重鎮,甚至也連續出現單月汽車銷量超越美國市場的佳績。
台廠供應鏈系統西進完備
就國際汽車消費資訊業者的預估,中國○九全年汽車銷售量突破一千萬輛關卡的機率很大,這也就是說,中國有機會順勢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當然後續還有「汽車下鄉」、「汽車進城」等政策當作動能,將繼續加強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從中國汽車銷售量的快速成長來看,受惠於政策面的強勢作多,首季的銷售數字約為二三五萬輛左右,這樣的數量已超過美國市場;按這樣的速度來推算,全年要超過一千萬輛的機會很大。既然中國的汽車市場如此蓬勃,相關的汽車周邊產業肯定不會寂寞。
台灣汽車零組件相關的個股在中國布局多年,像是裕隆)2201(、中華車)2204(、裕日車)2227(早在中國積極卡位,並帶著零組件商建立完整的供應鏈系統,像是塑件、鈑金相關的東陽)1319(、瑞利)1512(,車燈相關的大億)1521(、堤維西)1522(、帝寶)6605(、為升)2231(,輪胎的正新)2105(、建大)2106(,以及車用電子相關的胡連)6279(、車王電)1533(等,都值得注意,甚至兩岸三地的汽車零組件也有相互比價的效應可以期待。
中國政府陸續推動了汽車下鄉與汽車進城的計畫,其中汽車下鄉計畫當然還是整個推升中國汽車銷售量的重點政策,按政策計畫的內容來看,主要是提高農民購買能力,加快農村的消費力升級,進而可以改善農民的生產與生活條件,還可以促進中國自有的汽車、摩托車產品技術的提升進步。該政策可以分成兩個大的主軸,一是針對生產性質的汽車工具,在今年十二月底以前,報廢三輪車、低速貨車等可以獲得二至三千元人民幣的報廢獎勵金,同時換購五萬元以內的輕型載貨車,還能得到一成補助金;惟,超過五萬元以上則是總額補貼五千元人民幣。
另一計畫的主軸則是屬於刺激消費的性質,獎勵農民購買汽車、摩托車,在二○一三年一月底之前,農民購買所謂的微型客車,也就是排氣量在一.三升以內的小汽車,價格五萬元以下的車種,政府補助一成的金額,同樣超過五萬元的車款,政府補助上限也是五千元人民幣。至於摩托車部分,一戶限購兩輛摩托車,補助的金額上限為六五○元人民幣。
汽車下鄉對於中國汽車市場貢獻度當然是關鍵,根據相關的研究資料來看,中國○八年的汽車市場總銷量中,微型客車與輕型載貨車的銷售量合計約二○○萬輛,今年在政府政策的獎勵之下,銷售數字至少會有二至五成以上的成長力道,搭配其他種類汽車的銷售量穩定成長,中國汽車銷售量要突破千萬輛的關卡,看來並非是難事。
汽車進城更有想像空間
正因為中國推出汽車下鄉計畫十分成功,政府單位為了加速都會城市的老車汰換速度,於是再度推出汽車進城計畫,針對符合一定使用年限的貨車與房車等,給予提前報廢並換購新車的補貼,而目前該項汽車進城的政策,預計會在部分大城市同步推行,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福州、長沙等地。
雖然,汽車進城的補貼政策誘因沒有汽車下鄉來得具有吸引力,但是重點在於汽車下鄉主要目標是為了照顧低收入的農民與消費者,因此在售價上壓縮得非常厲害;換言之,供應商的獲利也沒有太突出的機會。反而是汽車進城鎖定高收入的省市,因此在消費金額貢獻上,肯定會比汽車下鄉更具威力。
也因有這個想像空間,中國汽車相關的製造廠、零配件廠等,對於汽車進城的期待更高;儘管眼前媒體報導汽車進城的短期效益還沒有發揮,但是長期來看還是有值得關注的價值,反應出市場的期待,中、港兩地的汽車與汽車零組件概念股今年以來股價都有相對不錯的表現,像是港股的東風集團)0498(,今年就從二.六港元一度漲到七.八港元;另外銷售汽車的大昌行集團)1828(,今年以來股價漲幅也是超過一倍。而汽車零組件的金山工業)0040(、陳唱國際)0693(、濰柴動力)2338(等也都不錯。
留意零組件廠升值效應
另外,陸股的汽車銷售股包括有東風科技)600081(、申華控股)600653(、強生控股)600662(、新潮實業)600777(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也都有接近一倍的空間,而且重要的是,這些個股的股價都還在上升趨勢當中。
反應中、港兩地的汽車銷售與汽車零組件族群股價的多頭氣氛,台灣的相關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早年也積極跟隨裕隆、中華車西進布局,開始收到汽車下鄉與汽車進城的訂單效應。
東陽就曾對媒體表示,看好中國政府推動大型汽車生產商與零件業的重新洗牌,讓鄉鎮市的小車廠自動淘汰;而以國內前進大陸投資的車廠和零組件廠來看,都還是在正規軍行列,因此未來的商機就值得期待。
同樣是零組件的大億、堤維西、瑞利、江申、永彰、源恆等,都是國內布局中國市場十分積極的業者,長線業績趨勢都將維持成長;惟,首季財報因為外銷而有匯兌收益,第二季恐因台幣升值而有匯損的壓力,必須留意。
另外,國內兩大輪胎業者近年布局中國也見到成效,正新、建大今年的獲利都因為成本壓力紓緩,以及中國市場的收益大增,法人預估今年兩家公司的全年獲利,都將比去年出現明顯的成長。汽車端子的胡連受惠於中國汽車市場回溫,三月起單月營收連續保持在億元的水準之上,市場也傳言胡連已經切入中國環保車相關廠商的供應鏈,中長線值得注意。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