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8-08 09:33
亞太平衡基金 漲相佳
亞太平衡基金 漲相佳
2016-08-08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五度下修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在風險意識提升下,今年來國內平衡基金也大行其道,統計今年新成立的跨國平衡基金就達26檔。法人建議,在經過數年的多頭行情後,不少國家股市都來到相對高點,面對投資風險攀升,若擔心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可適時布局海外股債平衡基金。
法人指出,近年平衡基金是投資市場的焦點所在,涵蓋多種計價幣別也凸顯市場需求,在平衡基金募集熱潮下,也讓該類型基金規模成長幅度快速。而觀察146檔投信發行海外平衡基金成立以來的表現,有復華全球平衡、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等在內的九檔基金,績效超過15%,其中包含三檔全球平衡、四檔亞太平衡,以及兩檔中國平衡型基金。
以降低波動角度來看,全球型基金要優於區域型基金,但近年新興亞洲國家崛起,成長動能吸引投資人青睞。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在全球貨幣寬鬆的環境下,經濟成長前景較為明確的亞洲國家為外資加碼首選,同時新興亞洲國家的經濟體質較拉美國家健康、政治風險也相對小,因此後市表現不看淡,亞太區域的東協、印度,還是相對看好的投資方向。
近期即將開幕的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英國退歐提高歐洲地區政治風險,美國則面臨總統大選等變數,看好亞太地區據經濟好轉、評價便宜以及資金回流三大優勢,目前包括印度、印尼、中國、南韓等國都是由改革派當家,在政府力拚經濟轉型、政策開放投資及基本面穩健等利多帶動下,亞洲高股息企業提供的平均股利率高達5%,遠優於全球股票的不到3%的水準,在負利率環境下格外具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