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ward9133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3-30 23:40
日經:鴻海改造夏普 為日經濟注入活力
研究機構Arcus研究公司分析師塔斯克(Peter Tasker)30 日在日經新聞網站發表評論指出,鴻海併購夏普公司,宣告這家日本企業104年獨立公司的歷史落幕,但這對鴻海、夏普乃至於日本經濟,都可以是好事一樁。
夏普以生產自動鉛筆起家,是製造收音機和電視的市場先驅,也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口袋型計算機,在1970和1980年代和Sony、Panasonic、東芝、日立等日本企業一樣縱橫全球電子製品市場,但近年來運勢都走下坡。
相形之下,台灣的鴻海公司在董事長郭台銘領軍下,在21世紀事業鴻圖大展,今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製造商,營收達1,300億美元,市值是夏普的15倍多。
鴻海成功的主因是搭上兩股沛然莫之能禦的大趨勢:一是中國大陸崛起為成本低廉的世界製造中心,二是蘋果公司(Apple)挾其「平台公司」的委外生產模式而業務興隆。鴻海大多數的生產線位於中國大陸,目前最大的客戶是蘋果。
但塔斯克指出,這兩種現象不僅不會永遠持續,還可能已經觸頂,但這兩股趨勢合流卻重創日本電子工業。一方面,許多消費電子和工業電子產品日趨「大宗商品化」,售價隨生產成本一併下滑;另方面,蘋果憑其創新、設計技能和品牌魅力主宰高價產品市場,同時獲得豐厚的利潤。
日本企業因應挑戰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不外乎是將生產移往海外、撤出無利可圖的事業,或成為iPhone和iPad的主要零組件供應商。大多數日企都小心翼翼,夏普則太大膽,形同把全部的家當都押注在兩條新產品線上--太陽能板以及電視和電腦用的液晶顯示器(LCD)。這些投資在當時被視為極有潛力,但卻需要龐大的資本支出,而且後來竟以驚人的速度變得「大宗商品化」,成為拖累夏普財務的致命傷。
塔斯克說,外界很容易把鴻海併購夏普視為日本經濟萎靡不振的象徵,但這樣的解讀是誤解。他說,借助鴻海之力改造夏普,進行創造性的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可以為日本經濟注入活力;對照下,日本債權銀行讓夏普苟延殘喘太久了,而若是由產業革新機構(INCJ)收購夏普,則恐怕不太可能做出棘手的決定,但痛下決心整頓,卻是協助夏普重新站穩腳步所必需的。
郭台銘提出的計畫,也帶給夏普股東更大的財務報酬。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舉改善公司治理的旗幟下,若是以模糊的國家利益為由否決鴻海以較高價碼併購夏普案,將顯得日本經濟改革開倒車。
塔斯克以1999年雷諾(Renault)併購當年瀕臨破產的日產汽車為例,說明外國併購案可以是成功的。在請來高恩(Carlos Ghosn)出任執行長,積極落實精簡計畫,大砍產能和供應商數目之後,今天的日產已脫胎換骨,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汽車公司之一。而高恩也在日本和法國贏得敬重。
這一回,鴻海併購夏普,買方是白手起家的亞洲第一代創業家郭台銘,而不是歐美老字號企業的老闆,特別有其時代意義。
然而,郭台銘若要像高恩拯救日產般,也讓夏普扭轉乾坤,仍面臨艱鉅的挑戰。日產的問題出在資產負債表,而不是汽車的競爭力,而且所處的產業經歷的是漸進式的市場變化,而非破壞性的劇變。就這兩點而言,夏普的處境都更惡劣。
即使如此,這樁交易對日本可謂是跨出正面的一步,即使此案和其他併購案一樣遭遇困難亦然。外國直接投資(FDI),不論是採取合併與收購或從頭開始做起,都很重要,不僅因為引進了資本,也因為帶來新的創意、技術和經營方式。
郭台銘精明的商業頭腦,和對全球產業的宏觀了解,是夏普亟需的,而他也能從夏普取得擺脫對中國和蘋果的依賴。若沒有自己的創新產品,鴻海將永遠無法跳脫薄利代工廠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