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擊敗 發達集團技術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6-13 17:30

富人稅效應 除息後有回補買盤

2015-06-13 02:57:04 經濟日報 林成蔭
「空手走一回,上半年白做工了。」這句話恐怕是許多投資人近日的心聲。
依據指數統計,台股今年以來報酬率負0.06%,觀諸亞洲地區鄰近國家股市,今年以來的投資報酬率多有亮麗表現,撇開大陸上證指數漲幅近六成不談,日、港股投資報酬率分別有14%~16%,飽受MERS病毒之苦的南韓漲幅也有8%左右,只有新加坡今年至今是零報酬。
上市櫃公司5月營收(扣除金融與營建股)僅42家創新高,較上月的56家下滑,而且行政院主計總處也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由3.78%調降到3.28%,看起來基本面力道疲軟。但我們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數值為3.46%,仍優於南韓的2.4%及新加坡的2.1%,台股近月以來連破季線和年線,如此走勢可能不光是經濟因素影響,應有其他原因。
金管會已經委託證基會製作問卷,透過20家券商針對單季交易量在1億到5億元間的中實戶,以及超過5億元的大戶,寄出1,100份問券了解大戶消失原因。另外,找上300名具有一定經驗的營業員,傾聽業界對台股看法。主管機關和業者站在同一條線上,此一行動讓從業人員備感窩心。
問卷結果尚未出籠,依照筆者觀察所得,稅制應該是其中原因之一,尤其是「富人稅」。
所謂富人稅和股市關聯的重點,是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家庭,稅率將由現行的40%拉高到45%;今年配得的股利,抵稅權將減半。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年收入上千萬元以上的家庭,約有六成的收入是來自股利所得,這些高所得者正面臨「富人稅」讓實質總稅率走高的局面。
合理推論,這些「富人」的棄權息賣壓不輕,換言之,以往這些抱股除權息長期投資領股利的大戶,今年可能視股利如燙手山芋,除權息前,不會輕易進場,甚至於逢高拋售持股,第2季台股相對國際股市弱勢其來有自。
這還會影響到台股中不同族群的強弱度。例如,台積電、大立光、漢微科等外資法人高持股的企業,本波回檔相對穩健,外資的20%分離課稅法則不變,從基本面出發的角度視第2季為正常淡季,除權息是正常流程;本土資金為重的中小型股,大咖出多進少,股價轉弱還加上停損賣壓,明顯弱勢很多,甚至於有中實戶驚訝提到:「下檔幾乎看不到多少買單 ! 」
稅制上路,短期內很難改變,投資人應另尋方法因應。
首先,向法人樂於持有的大型績優股靠攏不失為一良策,雖然有外資倒貨的風險,但已經開始有公股行庫買盤進場助陣,此一族群如晶圓代工雙雄、元大金、中信金、鴻海等績優龍頭股為主。
其次,6-9月的除權息旺季,不妨先行觀望,但注意績優中小型股超跌時機,因為至少公司派大股東在除權息後會有回補買盤。
短線上,端午節即將到來,投資人又關心起變盤的可能性。歷年來端午節後,台股跌多漲少,操作上,無須過於急躁;去年第4季,台股也曾經在10、11、12月三次跌破年線後,才在今年攻至10,014點,此時再破年線,不妨靜候落底訊號浮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