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5-08 13:43
05/11號傳真稿筆記
台股利多總閱兵 兩岸利多一波波,台股啟動34個月多頭攻萬點
2008年國民黨拿回政權,兩岸關係開始大躍進,歷經了三次江陳會的商討,兩岸航空由週末包機每週18班,到平日包機每週118班,再成長到每週270班的定期航班,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擠爆了故宮、日月潭及阿里山,因此有了開放自由行的規畫。
兩岸距離拉近了,一日生活圈已成型,產業的合作與台商的鮭魚返鄉更是陸續見到好消息(可參閱兩岸利多列表),甚至台灣成為WHA觀察員,更是兩岸關係一大突破,因此讓台股成為內資、外資、陸資爭相卡位的全球第一亮點!
陸資來台的三個理由
總理指示
台灣有什麼條件吸引陸資呢?首先是同為華人市場,陸資會有特別的情感,今年人大會閉幕時,溫家寶說「一直嚮往到台灣阿里山、日月潭一遊,如果有機會,就算是爬也願意」,結果引爆陸客大舉來台。而溫家寶於博鰲論壇時表示「開放陸企入台」,相信陸資將前仆後繼而來。
香港模式
807期本刊分析過港股自從簽了CEPA,造成恆生指數自8331點狂飆55個月,指數見到31958點,漲幅高達283%。
台灣與中國對立了近60年,但近1年來兩岸開放速度卻相當快,把香港十幾年才依序完成的合作,似乎一口氣全部到位,在港股之前的飆漲模式下,難道陸資不會心動嗎?
台商於中國耕耘已久,產業供應鏈依賴台灣相當重,同時晶圓代工、封測、面板、LED等高科技技術;金融、證券、保險的市場拓展經驗等均是中國欠缺的,為了提升全球競爭力,陸資來台投資是必然趨勢,這是第三個理由。
台股34個月多頭攻萬點
1990年代台股開放外資QFII投資,推升台股大漲到10256點,而這次陸資來台,台股不僅要重演90年代資金行情,更要複製香港模式,難怪今年大力喊空的外資紛紛調高台股評等,麥格里、瑞銀、摩根大通、高盛等目標價介於7000~9000點間。
外資於看錯2000多點以後才翻多,就是看準了把台灣當跳板進軍中國,想賺這一波「和平紅利」,加碼的爆發力不容小覷,若以當時香港簽CEPA後,港股可狂飆55個月來看,我研判在金融風暴後的台股起碼有34個月的多頭,研判3年內台股將再現萬點行情。
雖然台股已攻上十年線,短線指數難免會震盪,不過兩岸的交流持續擴大,陸資、外資與內資啟動的資金行情相當大,故現在可小冒一點風險去投資,正是平時我說的「合理的風險是好事」,難道要等萬點以後才大買股票嗎?
<本帖最後由 學習 於 2009-05-08 15:5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