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ak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4-18 16:14
長榮砸200億造船 台日韓搶單
長榮集團啟動第3波船隊汰舊換新計畫,預計釋出20艘3000TEU(20呎櫃)大單,採購金額逾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超過200億元,引發台灣、日本及韓國造船廠三方角力,訂單花落誰家最快於月底揭曉。
長榮向來以精準的造船布局為業界稱道,有別於同業在2004到2008年間密集造船,長榮進場造船剛好是2010到2011年時船價落底,搭上海運業景氣復甦、貨量回溫,得以用較低的造船成本取得營運優勢。
長榮曾在2010年提出100艘新船建造計畫,目前大型與超大型貨櫃船都已預訂,加上1月底透過長租方式,由日本今治造船廠建造11艘1.8萬TEU新船,可望於2019年前陸續交付,已領先各國船公司這幾年才在造大船。
大型、超大型船採購計畫告一段落後,長榮悄悄將目標轉向中小型貨櫃船,啟動第三波汰舊換新規畫,主要是長榮中小型貨櫃船部分船齡已高,是到該換新的時間點,新船未來計畫投入亞洲區域航線。
航運業界指出,長榮這次提出建造3000TEU貨櫃船,比亞洲區間航線主力1800到2500TEU的船型略大,主要是降低單位成本的考量,也反映對亞洲船運市場看好的預期,並藉中小型貨櫃船及早到位,強化整體戰力。
航運業界表示,長榮之所以選擇建造3000TEU新船,主要是泰國、中東港口,目前都可彎靠8000多TEU的大船,就算不攻亞洲,也可以航行歐洲與地中海間,進可攻、退可守。
長榮開出的規格較高,每艘造價估計超過3500萬美元,有意搶單的除台船外,還有韓國現代尾浦與日本今治造船廠,形成三方角力,也讓議價過程更為複雜。
台船目前訂單已經排到2017年第3季,就算想為長榮造船,恐也無力全部吃下,另外因韓元、日圓匯率近年都有一波貶勢,讓日韓家船廠更具議價優勢,有利殺價搶單。
市場人士認為,配合長榮整體運力,新船最適交船時程應在2017到2019年間,除考驗各船廠造船功力外,還要船塢工期能夠配合,長榮也已與多國驗船單位接洽,並邀集美、日等國驗船機構參加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