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3/327.jpg)
-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4-25 03:17
04/27號傳真稿筆記
分析師楊應超:鴻海股價今年上看120元
鴻海股東會上,董事長郭台銘的兩個重點:一是股價;二是集團新布局。前者,他直言,「股價不太可能回到五十幾元的歷史低點,」又說,「等股價回到以往水準才退休。」對於集團布局,更是鉅細靡遺解釋。
然而,小股民最關心的是,手上股票還會漲嗎?何時還能進場?鴻海的長期投資布局,會讓鴻海維持每年三成以上的成長率嗎?
從股東會會場的反應,彙整出小股東「十個最關心的問題」,請來花旗環球證券前亞太區首席下游硬體分析師楊應超,全面性破解鴻海的未來。
楊應超觀察這次股東會,透露最關鍵訊息:「郭台銘百分之百回來了!」
楊應超任分析師時,被譽為「最了解鴻海的分析師」,他更是二○○○年第一個親自出席鴻海股東會,率先發現鴻海投資價值的外資分析師。長期追蹤鴻海達十年的他,如何解讀鴻海股東會背後的投資機會?
Q1:股東會最關鍵訊息是什麼?
只要郭台銘百分之百回來,就對了!
楊應超觀察這次股東會,透露最關鍵訊息:「郭台銘百分之百回來了!」
過去兩、三年,郭台銘頻頻上影視版的次數,「一看到他,我就搖搖頭了。你看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去跟人家跳舞上演藝新聞嗎?」他說,現在郭台銘婚也結了,小孩要出生了,身邊沒有什麼事可以影響,更能專心在公司上面,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
買 鴻海股票,其實就是買郭董這個人,楊應超說他第一次去鴻海股東會就印象深刻。會後郭台銘一人和他與記者們從上午十點聊到下午四點,他發現郭台銘對公司內外 的資訊都了解到很細,「還親自解釋什麼是光通訊、零組件等等。這樣的老闆就表示真的有認真。」結果他一坐飛機回香港就立刻調升鴻海評等。「就好像美國人買 蘋果電腦的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一樣,只要人回來,就對了!」他解釋。
Q2:還能進場?股價會上百元?
若今年EPS八.五元,就有可能!
郭台銘回來,對股價絕對是正面。觀察股東會後八家主要外資法人報告,只有里昂證券「喊賣」;高盛、野村維持「中立」;而花旗、德意志與瑞銀等,則是「買進」。目標價從最低的六十七元到最高的一百零七元都有,其中若加上麥格里,總共有四家看好鴻海一年內重登「百元俱樂部」(鴻海四月二十一日收盤價為九十二元),鴻海這時還能進場,會不會是追高?
早在今年二月鴻海股價還在六十元震盪時,楊應超就喊出一年內鴻海股價重回一百元。楊應超說,原因是中國市場。今年中國電信有兩件大事,分別是3G元年和電訊公司整併,鴻海都積極布局,預計通訊這塊,鴻海今年業績可成長八○%以上,加上筆電可成長五○%至七○%、印表機與零件也可成長一○%以上;其他事業群即便持平,「今年下半年業績一定會成長超過三成,若景氣還是不好,最少也有二○%。」他以此推估今年EPS(每股稅後盈餘)會落在八.五元,按十二倍本益比估,股價一定會回到百元以上。甚至下半年景氣逐步回升,楊應超說:「年底會到一百二十元。」
Q3:下半年股價會跌到歷史低點?
絕對不可能,除非明天世界發生戰爭!
郭台銘正式重回第一線,也宣布不退休,並且信心滿滿表示股價不太可能回到五十幾元的低點。
對此,楊應超也認為「絕對不可能!除非明天花旗銀行倒、世界發生戰爭,或者中國出現大動亂,」否則以鴻海的實力,不可能回到歷史低點。即便真的發生,「不也正是千載難逢的買點嗎?」他笑說。
Q4:本益比和股價會在多少價位區間?
股價會在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五十元間!
每次抓鴻海股價都很準的楊應超,透露目前觀察鴻海本益比的三個「私房數字」。當不利因素如景氣不好、郭台銘不專心經營,本益比就估十倍;景氣普通,有利多消息釋出,本益比衝上十二倍;景氣大好,加上公司策略與布局有新成長方向,郭董還是繼續認真工作,十五倍本益比可期。
楊應超認為目前以十二倍到十五倍的本益比,加上明年預估EPS十元,這兩年股價區間會落在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五十元間。
Q5:股價何時會回到高點?
要回到兩百元,二○一二年有機會!
當然,許多股東都是買在兩百元以上,現在通通「住套房」。對此,楊應超認為鴻海要回到兩百元以上,有機會,時間會落在二○一二年。但是前提有三:第一,大環境景氣在那時已經恢復;第二,鴻海新布局要能陸續開花結果,尤其是軟體服務、生技醫療與節能環保;第三,要有大綜效的購併案增加營收獲利。
Q6:未來會購併哪些產業的公司?
便宜沒好貨,建議郭台銘跳出框架!
談到購併案,郭台銘說公司今年保留資金,是為了以後投資與購併機會。這代表鴻海還會有購併動作,「鴻海會持續購併零組件或EMS廠。」楊應超說。
但他認為鴻海過去的購併案都不是很成功發揮效益,歸咎原因,「還是以製造業思維去談購併,只要壓低價格。」他解釋,郭台銘都是像去菜市場買菜一樣,從最低價的開始喊,不太看對方的價值,只從價格去想如何買到最便宜。「但便宜沒好貨,」楊應超說,觀察鴻海購併的公司,有些都是績效不好的公司。但一個好的公司,即便貴一點或者要等兩、三年也都值得,他建議郭台銘應該要「out of the box」(跳出框架)。
Q7:成長三成能否或何時達到?
今年營收要成長三成是絕對不可能!
「成也三十,敗也三十!」楊應超觀察金融海嘯以降,鴻海股價超跌原因其實就是「三十魔咒」。
鴻海的財務、內部營運方式一向都不透明,但是郭台銘丟出每年業績成長三○%,也都每年達成,做出「口碑」,外資自然就埋單。
不過,去年外界預測無法達成,「對他的信心就瓦解,加上鴻海什麼產品都做,與景氣連動性最高,股價自然就像溜滑梯一樣,受傷最重。」
但是今年(營收)成長三成是絕對不可能。」楊應超斬釘截鐵的說。原因在於,上半年實在不好。明年呢?他認為三○%有機會,但是必須要有巨大的購併案發生。
Q8:有抓到中國今年山寨商機?
他只要肯做,就會做到山寨中的大王!
對於山寨商機,楊應超透露一個故事。三年前,他的一個專做山寨機的大陸老闆朋友,特別跑到鴻海去找代工。
但鴻海立刻回絕,說自己不做山寨,老闆碰了一鼻子灰。「那時鴻海還看不起山寨機,覺得量太小。不過沒想到現在這塊這麼大,他也想要。」楊應超說。
雖然外界質疑鴻海進軍山寨,時機會不會太晚?對此楊應超的答案是「No」。因為山寨講究的是量大、低成本,這剛好是鴻海的優勢,他只要肯做,一定會做到「山寨中的大王」。至於郭台銘對於山寨商機的看法究竟如何?這次股東會後,郭台銘一聽到「山寨」兩字,就說「山寨會轉正!」可見郭台銘已經開始重視這塊市場。
Q9:富士康的營收還會下滑?
他跳下來做決定的話,明年有機會回升!
若說郭台銘心裡的兩個疙瘩,一個除了是比亞迪的訴訟;另一個就是富士康。
富士康去年後半年,股價一路跌破五成。四年前香港風光上市,本來是挹注鴻海獲利的「金雞母」,如今卻成了壓垮鴻海股價的「拖油瓶」。
但富士康負責的手機產品又很重要,是未來科技產品成長的動能。「這使得郭台銘以前不太看手機這條線,從去年開始,富士康人員有些重組,他自己就跳下來親自看,開會做決定。」楊應超說,這樣一來,富士康的營收在明年會有機會回升。
軟體服務、生技醫療、通路維修與節能環保,這四塊是未來公司轉型成科技鴻海的重要布局。楊應超認為,前三塊在這三年就能陸續交出成績單,至於節能環保因為牽涉到政府法令,五年後才能見真章。
Q10:新布局會成功?何時有結果?
在生技醫療這塊上,對鴻海信心十足!
其實郭台銘早就在鴨子划水做中長期布局。其中在生技醫療這塊,楊應超對鴻海信心十足。去年年底有一次,他以客人身分「溜進」鴻海,恰巧在車上聽到隔壁是北京奇異(GE)醫療的人,聊天說「要來看鴻海廠是不是合格,可以做生意。」楊應超一聽才知道雙方已經談了一些時間,但外界當時都不知鴻海有進軍生技醫療的打算。
外界看鴻海優勢是做量大、低價的標準化商品;如今要做生技軟體等不同領域,這些都不是以量大低價取勝,鴻海還有機會嗎?
關於這點,楊應超說:「鴻海其實早已不只是做代工、低毛利。」他這三、四年都在布局研發設計這塊,郭台銘也說自己會往上游設計端走。以軟體服務為例,鴻海早已經有五千人布局這塊市場。而在醫療市場,郭台銘著眼的是器材零組件,這與他過往的優勢也能結合。
瑞銀證券執行副總裁謝宗文補充,這兩、三年,鴻海成長動能還是來自3C產業;但三年後,新布局的成效將是公司能否維持高股價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