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2-20 14:59

2/23號傳真稿筆記(陳慧芳)

公債太貴亞債下半年接棒
瑞銀投信:風險低且報酬穩 適合大額台幣資金停泊
自金融海嘯發生後,「現金為王」成為全球不約而同的理財趨勢,美國去年第4季儲蓄率激升至2.9%,去年國人存款暴增了1.9兆元新台幣,但是在持續降息、低利率水準下,目前國內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都在1.0%以下,台幣類貨幣基金近1個月平均年化收益約為1.08%,公債附買回交易(RP)更跌至0.20%~0.30%(截至2009年1月13日)的水準。
下半年三類債券盼出頭
投資人滿手現金該怎麼辦?又如何尋找安全的高收益投資工具?對此,瑞銀投信總經理黃日康表示,台灣人現在面臨兩大難題,首先,保守資金在低利率情況下沒有出路;第二,國際股市雖未完全明朗化,但不少投資人一邊尋找較安全、保守的投資工具,也願意冒一些風險獲取穩定收益率,且在美國政府公債價格偏貴的情況下,已逐漸轉向投資等級債券。而受金融海嘯影響較小的亞洲債券,是目前最合適的資金避風港;他並補充說,若下半年股市能穩定呈現復甦情況,預估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券及可轉換債券也有機會吸引市場聚焦。
保誠投信則指出,對債券投資人而言,隨著市場對美國政府公債價格泡沫化的擔憂越來越大,對優質債券資產的需求自然也會越來越強,然在歐債與高評等公司債都獲得青睞之後,原本體質好條件又佳的亞債,也有機會在2009年下半年接棒,成為債券投資人資金的最佳去處。
亞債具低風險及穩健收益特性
國際股市近期稍作喘息,瑞銀投信去年9月通過核准募集的亞洲雙主軸債券基金,於今年2月18日~3月6日正式展開募集。該基金經理人林紹凱指出,根據歷史經驗,2001~2008年間亞洲債券以較低的風險和合理的報酬優於各主要資產,其歷史年化報酬區間為6~8%,年化風險約為6~7%,同時間全球股票的年化風險約為15%,年化報酬則約為-4%,顯示亞洲債券能提供較低風險及合理報酬,是目前大額台幣資金的最佳歸宿。
金融、電力產業布局最多
以該基金為例,未來將投資在香港、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國家,其中香港比重最高達30.1%,產業別則是銀行、電力業比重最高,其中銀行機構將以官方或半官方背景為主。林紹凱表示,未來基金操作將聚焦在信用品質較佳、投資等級高的標的,經過19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科技泡沫、去年全球金融海嘯等洗禮後,亞洲財政與金融體系漸趨成熟,加上去年11月亞洲投資等級債券信用利差一度高達762個基本點,過度反應投資等級企業風險的利空,隨著市場恐慌降溫,信用利差已經開始縮減,顯現投資吸引力。
亞債體質佳 僅欠亞幣走升題材
保誠債券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蕭世昀則認為,目前市場對2009年的景氣展望還是非常悲觀,在歐美等主要成熟市場的利率都已逼近於零之後,只有亞洲或其他新興市場的名目利率比較高,還較具有降息的空間,但名目利率高,不是投資亞債的唯一誘因,更重要的還是要看違約率與企業體質。他指出,在所有新興市場債中,無論政府公債或公司債,都以亞洲最為看好,一來是亞洲企業的資產負債就比歐美企業佳,企業不容易出現違約風險;二來亞洲各國又有較佳的財政體質與外匯存底,亞債體質比其他新興市場債更佳。
另外,亞洲各國目前也積極開發內需,在本身財政體質較條件下,有更大的降息空間刺激公債價格上漲,即便是公司債,也會因為擴大內需的推展而獲得更多的基本面支持;尤其是亞洲金融債的部分,若再配合未來亞幣走升的題材,亞洲政府公債與亞洲高評等公司債,投資後市可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亞幣長多短空 現以美元計價為佳
受金融海嘯衝擊,包括台灣、南韓等主要亞洲貨幣近期皆以貶值挽救出口,對此不利於亞債基金操作?保誠債券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蕭世昀表示,亞幣雖然長線走升,但在全球景氣下滑、出口衰退的同時,以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貨幣不可能持續升值,因此短期內最好還是投資美元計價的亞洲債券,等到未來景氣好轉後,再投資具長線升值題材的亞洲原幣別計價債券。
亞洲雙主軸債券基金林紹凱則指出,以模擬演算結果來看,長期投資在美元計價債券與當地貨幣計價亞洲債券比重約70:30時,將可達到長期風險/報酬最佳的投資效率,因此投資人可以選擇同時擁有美元和當地貨幣計價為資產配置的亞債基金。但亞洲貨幣被低估,看法仍較為保守,目前所模擬基金資產幣別,當地貨幣──港幣僅占1成,其餘仍以美元為主,他也補充,亞幣長期仍走升值態勢,未來將適時調整,最高上限設定3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