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4/88/48820.jpg)
-
李良榮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4-02 08:58
行庫引陸資 財部:公股不會賣
1101031金銀三會提高陸資參股本國銀比率,外界關切公股行庫是否會被陸資吃下?財政部長張盛和昨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受訪強調,9家公股不會釋股給陸資,陸資如果買民營銀行或持有公股行庫的民股股份,財政部管不著。
張盛和強調「公股不賣」,不會放棄9家公股(台銀、土銀、輸銀、一銀、華銀、彰銀、合庫、兆豐與台企銀)股權,至於陸資如果買民股金融機構,無論是民營銀行或已民營化的公股銀行,因其中涉及的是民股股權賣給陸資,就不是財政部管轄範圍。
台新金多一管道解套
他舉例,若彰銀另一民股股東(暗指台新金)覺得賣給陸資的價格不錯,且可順利退場,「財政部也擋不住」。
他說:「台、土銀與輸銀都是政府百分之百持股,永遠不可能給陸資,至於民營化的公股銀行,股權在市場上都買得到,則是沒辦法擋。」
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指出,此次金銀三會宣布的利多皆符合市場預期,沒有太多驚喜,不過會後傳出,對岸官方承諾台資銀行登陸設子行後的業務利多,似暗示日後台資銀申請子行不會擋下,未來要看金融業如何布局拼績效。
而花旗銀行董事長管國霖則表示,過去曾有兩波成功的整併案例,第1波是兆豐金前身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和交通銀行整併、還有富邦銀併台北銀,再來就是外資購買本地金融業者,如花旗銀併僑銀等。
產官學代表對金融參股、整併看法花旗不排除啟動購併
他認為,未來不論是公公併、公私併或第2波外銀投資本地金融業,都可以提升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就像花旗2007年購併僑銀,綜效已在近年發酵,暫時會以現有規模經營,但若有可能的購併機會,也不排除進一步整併。
張盛和則進一步表示,目前公公併沒有進度,這是政務委員與其他人私下的意見,本來就沒在談,整併要等適合的時機,要看效果跟目的。
1101032
張盛和表示,台銀為百分之百官股持有,永遠不可能賣給陸資。圖為台銀總行。
1101033
產官學代表對金融參股、整併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