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3-11 11:38

大陸綠色消費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大陸綠色消費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原本屬於例行公事的中國大陸政協和人大兩會,今年由於適逢中國政府國家領導和高層人事的改組換屆,新的部會首長如何安排,特別是和涉台有關的人事安排,自然成為台灣方面關注的焦點。
不過在習近平和李克強即將全面接班,「習李體制」正式接管運作,並且透過先前連戰走訪北京,分別進行了「連胡會」、「連習會」之後,即使新的國台辦主任和海協會會長由誰接掌還未完全明朗,但大陸未來5年甚至10年的對台政策其實已經基本定調,也就是持續更全面和加深與台灣不同階層、不同對象、不同領域的交流溝通與合作。
在這種態勢下,觀察今年的大陸兩會,似乎難以跳脫行禮如儀的傳統模式。然而,或許是受到去年各類層出不窮的生態污染,尤其是近期大陸華北地區塵霾天氣影響,在今年的大陸人大會議,人大代表對生態環保的呼聲與提案明顯較往年高漲許多。
檢視這些提案內容,除了醞釀要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規之外,更引人矚目的是,不少人大代表甚至建議今後應該將各地官員的考績與環保掛鉤,堪稱是今年人大會議最具新意的亮點。
由於中國的人大並非全然等同於實施完整民主選舉國家的國會,不只立法功能形同當政府的橡皮圖章,更缺乏正常國會對政府施政監督制衡的強制約束功能,從而人大代表的提案建議充其量只是反映民間的聲音備供政府參採而已。所以這些有關生態環境議題的提案發言,特別是主張將官員考績與環境掛鉤,未來能否被接納、採行,相信連提案的人大代表心裡都沒底。
儘管如此,新任的大陸人大發言人傅瑩倒是在記者會上坦言大陸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成就非常可觀,但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她並進一步表示,全國人大一方面要加強環境保護的立法,二方面是要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和檢查,另外更要講求實效,將環保成效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掛鉤。
原在外交部門任職並曾外派擔任駐英大使的傅瑩,也許是在環境意識先進的歐盟駐節,對環保生態議題感同身受,因此她在記者會的這番談話相信應不只是虛應故事的場面話而已。不過她所期待的3個重點方向,是否最後都能逐一落實,既考驗大陸政府部門主管者的觀念心態和改革魄力,事實上更關係著中國神州大地是否能從業已遭到嚴重空氣污染、環境污染、水源污染的困局中掙脫新生,或者因無法擺脫GDP掛帥的慣性思維,使得在過度開放、竭澤而漁的情況下只能不斷向下沉淪,繼續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
更具體而言,「習李新政」果真能採納讓官員的考績與環保掛鉤,中國也許有機會引導出綠色消費的新面貌。而對台灣或台商而言,這個新時代的降臨,既是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先談挑戰,過去台商所以選擇離鄉背井到大陸投資設廠,除了對方為了招商引資給予各種政策優惠外,自然也包括人力和土地成本較便宜,以及對環保的要求規範較為寬鬆。而今不只人力成本不斷升高,缺工的情況更是時有所聞,另外土地便宜的優勢也逐漸鈍化。如果再加上未來環保規範趨嚴,則台商如不自我提升勢將被淘汰出局,而只能繼續往更落後,人力、土地成本低廉、環境規範未到位的國家地區當個遊牧民族了。
台商的轉型與提升,除了自我覺醒與提升之外,貿協、海基會自然也應扮演更積極的協助角色。但在面對挑戰的同時,對台灣而言,其實也是一個絕佳的機遇。一方面大陸過去30年因發展經濟而付出沉重環境代價,其實只是複製了台灣的經驗。而台灣近年來在環保生態方面的確獲致不少改革績效,這種寶貴的「台灣經驗」其實正是大陸所需師法參採之處,在今後的兩岸交流合作中,自可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另方面台灣的企業團體,也大可總結過去履踐環保綠色消費的經驗,有意識的進軍大陸,較諸第一波台商所依循的傳統模式,大陸綠色消費時代的來臨,新一輪台商運作嶄新模式,開創利人利己兩岸雙贏的商機值得期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