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世界 發達公司經理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7-31 21:11

我是有錢人-迷思350》投資以「實」為天

我是有錢人-迷思350》投資以「實」為天
.分類:基金2012/07/30 22:50
.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分享在我的 Plurk分享在我的即時通中國人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意思就是:每個人都要吃飯,不論是做這一行的生意,或是投資這個產業,都將會有與付出同比例的,基本且穩固的報酬。
近來,由於全球農業大國的-美國陷入百年大旱,超過6成的國土都成為乾旱災區,不只農業受到重創,玉米減產25%,價格大漲5成,連帶造成飼料大漲,畜牧業以及酪農業都受到衝擊,預計到今年年底,肉品以及乳製品的價格都會陸續上升。
然而,儘管民眾可能因為物價調高而尋求其他可替代食物,但是,當食物價格全面上漲之際,「民以食為天」的基本需求仍舊能夠支撐食品類股的價格處於高檔。
假設把同音的「食」,套入到投資理財行為當中,「實」字也正包含了廣大投資人未來能否真正獲利的許多投資密碼在其中。只不過,這裡的「實」字,有以下幾個意義:
一、指「實體資產」,一方面是要投資人別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或工具;另一方面則是以傳統看得見、摸得著的「硬底子」傳統產業為主。以設計複雜而難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為例,投資人很容易因此而「虧」得不明不白。
至於那些位在雲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比智力的產業,至少都不是台灣產業的強項,而就算是想要「投資國際化」的民眾,這類的產業還是儘兩少碰為妙。
因為首先,這類產業拼的是技術、智慧與創新,就連投資大師巴菲特都說「弄不清高科技產業」,也不投資在此,大多數國人當然也很難清楚分辨這些產業的前景及趨勢。冒然投資之後的下場,理論上是不會太好,更不要說在長期投資之下,所投資標的不會因為競爭力喪失,而落得「關門」、下市的命運。
特別是電子或生物科技等產業,雖然生產的東西也是有形有體、不折不扣的實體產物,但實際上它的發展前景與趨勢變化,不僅需要靠大量的資金投入,更容易受到眾多變數(例如特殊技術或專利)的影響,造成報酬及股價上的大起大落。甚至在「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前提下,因為超強競爭對手的出現,而在極短的時間內被逃汰出局。
二、「實」代表「腳踏實地」的企業(主)經營風格。假設公司老闆特別喜歡本業外的收入或金錢遊戲,不論是長期或短期來看,小股民的投資下場都不會太好看的。
三、「實」必須是所賣的商品具有「實際需求」。所以,它的業績並非來自於「憑空想像」,或是根本只是「看得著而吃不著」的大餅。就以近幾年特別「夯」的太陽能、綠能、節能等產業為例,儘管因為天然資源的快速枯竭,再加上三不五時的原油價格飆漲,讓這些企業的股價會因為市場需求大增而衝高,但是受到商品還有未成熟、能源轉換率不高、量產不易、製造成本過高…等因素的影響,其市場需求並不是那麼容易精確估算或明朗。
四、實際的高獲利,而不只是「蠅頭小利」,甚至是打腫臉充胖子式的「營收創新高」,或是「拿到了某某大廠的訂單」而已。之前《財訊》雜誌就曾引用過大陸鞍鋼集團高層「一噸鋼鐵利潤不及一公斤豬肉的時代來了」的感嘆。
至於每年產出3000萬台筆電塑膠機殼,是全球第二大供應商,惠普(HP)、戴爾(Dell)這些大廠都得靠它供貨的奐鑫集團董事暨總經理徐鉦鑑,卻也對媒體喊出:賣機殼還沒賣雞排好賺!
以這樣微利的企業來說,在景氣「歌舞昇平」的時代來說,或許還能擠出不錯的財報數字;然而,當不景氣的大浪打過來時,這些「毛三道四」的企業,馬上就會出現營收嚴重衰退,獲利大幅增加的問題,讓投資人虧損得措手不及。
五、公司的財報誠實不欺,而不是帳面上「灌過水」,或者是過去花俏,引人做出錯誤判斷的財務資料。過去以來,有不少曾經出過問題的公司,就是利用眾多子公司、孫公司交叉持股、大量「塞貨」…等手法,打造出漂亮、好看的財務報表,並因此讓不少投資人上當、受騙。
當然,由於財務報表中固有的缺陷(例如資產負債表只是代表「某一時間點」的資產負債狀況)所致,而讓許多投資散戶無法立刻掌握到企業的隱藏性債物問題。
此外,投資人還應該注意借錢給這些企業的金融機構財報,在有時間落差,以及企業可能透過「以短支長」等技巧之下,讓金融機構的呆帳或壞帳隱藏起來。如果投資人能夠捨棄過去有不良記錄的上市、櫃公司,也多半能夠躲過「投資踩地雷」的風險。
六、實代表「穩當」或是「心裡感覺踏實」。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年代,可以納入投資組合中的標的,至少要能符合「投資風險相對最低」及「價格波動相對最低」的標準。
就以最近歐債風暴為例,美國債券等相對穩當的標的大行其道。根據媒體報導,國際資金全面湧入債市避風頭,全球主要債券基金上週全面呈現淨流入,美債基金排名第一,單週吸金28億美元,投資級企業債也有10.89億美元的淨流入,創近4週單週吸金第一名。原因就在於「投資美債及投資等級債的風險最低」。
當然,現在才要進入的投資人,恐怕必須要考慮價格是否過高的疑慮。但事實上,「踏實」這項標準應該是在投資人決定買單之前,最應該優先考慮及思考的篩選標準才是!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