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樂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6-25 10:26
經
本帖最後由 常樂 於 12-06-28 15:31 編輯
793498
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經濟是人類對有限及稀缺資源做最適分配及效率使用的行為。現代經濟伴隨著貨幣,當中被生產、流通、交換的物品被稱為商品,其中既包括食物、衣物等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法律諮詢、郵政遞送等無形的服務,還有證券等的權利,以及信息。
經濟活動
生產
指的是廠商或服務提供者,把其可以支配的資源(也就是生產要素)轉變為商品(有形產品或無形服務)的過程。生產要素主要指的是下面的四個核心要素
1.勞動
分類:體力和腦力,勞動者:即指依靠出賣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的人。
目的:生活物質,社會地位。
人權:世界人權宣言第23條中稱勞動為人權
(a) 人人有權工作、自由選擇職業、享受公正和合適的工作條件並享受免於失業的保障。
(b)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權利,不受任何歧視。
(c) 每一個工作的人,有權享受公正和合適的報酬,保證他本人和家屬有一個符合人的生活條件,必要時並輔以方式的社會保障。
(d) 人人有為維護其利益而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
從社會學和哲學的角度上來看,勞動這個概念包括所有人類在自然界和社會中有意識地從事的創造性的過程。勞動的意義來自於勞動的人在其所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中的需要、能力和世界觀。
2.土地
可以指:土壤是一種自然體,由數層不同厚度的土層(soil horizon)所構成,主要成分是礦物質。土壤和母質的差異主要是表現在形態特徵或物理、化學、礦物等性質。
3.資本
即資金、廠房、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源,用來生產其他商品或產生收入的累積物力與財務資源。在金融學和會計領域,資本通常用來代表金融財富,特別是用於經商、興辦企業的金融資產。
4.企業家的管理水平(企業才能)
(Entrepreneur)企業家即自己創立企業的商人。企業家會承擔起整個企業的責任,為企業長遠利益著想,不輕易退休或轉職。接手前人所擁有的事業,作法若不具創新、突破或變革的特點,一般不符合企業含「創立」的原義。如果事業傳承予接棒人或第二代,而在事業發展方面展現出求新求變、模式與前朝有顯著不同的特質,即合「企業家」的原義;事業規模的大小一般不在考量之內。不同的只是於企業內部再發展新創事業(Intrapreneurship),或在集團以外建起新事業(Entrepreneurship),但皆同「企業」的意涵。
國內生產總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個領土面積內的經濟情況的度量。它被定義為在一個國家地區內一段特定時間(一般為一年)裡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價。它與國民生產總值(GNP)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也就是說,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簡稱GNP),亦稱國民生產毛額或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即一國之國民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是國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消費
是人類社會特有,指人類通過貨幣購買有形或無形的商品或服務,並且從中得到個人慾望的滿足。
投資
是透過完善的分析,對於本金、及回報的確保,可達一定程度後,將資金投入那些預期有所增長的標的上。
貿易
是自願的貨品或服務交換。
進口
指任何貨品或消費品,從外地(生產地)用船運或其他運輸方式運到本地,主要用作貿易和銷售用途。
出口
指任何實物貨品或消費品等,以船運、陸路運輸或空運方式離開生產地(出境),而運送到世界各地。出口主要是貿易和銷售活動。
經濟學
是社會科學中一門研究人類在「稀少」問題下作出選擇的科學。在經濟學上「稀少」屬相對性的概念,當價格不等於零,人對一物品或服務的需求量大於它的供應量,該物品或服務就存在著「稀少」問題。當「稀少」問題出目前人就要在選擇之間作出取捨,在被放棄了而又價值最高的選擇就是在該決策中的「機會成本」。因為一切涉及「稀少」問題的人類行為都在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內,而「稀少」問題都暗示行為附帶有「機會成本」,所以經濟學研究都離不開成本。
一般學者會把研究範圍歸納入「微觀」或「宏觀」層面。「個體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或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決策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經濟物品的消費、生產過程中稀少資源的投入、資源的分配、分配機制上的選擇等等。「總體經濟學」則以地區、國家層面作為研究對象,常見的分析包括收入與生產、貨幣、物價、就業、國際貿易等問題。基於宏觀分析只是微觀層面的整合,部分經濟學者認為這種分類並不存在學術價值,但大多數學校仍然沿用這種分類法。
一般情況下,經濟學理論建基在理性的「極大化」這假設之上,每個人都會在局限下選取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假設真假並不重要,只要假設推論出來的可被驗證含意,能夠解釋及推測現實世界,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但是奧地利經濟學的理論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動的行動公理基礎之上。其學派旗幟鮮明的反對把理性狀態和極大化作爲經濟學的邏輯前提。
凡是有解釋能力的理論,都一定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實推翻。 我們永遠不能證明一個理論,因為下一次的事件總會有機會推翻該理論。
日常中經濟問題主要分為兩點:
1.研究人預期在不同的選擇下「將會怎樣」;
2.探討人在選擇下「該要怎樣」。
前者稱為「實證經濟學」,後者稱為「規範經濟學」,而日常在學校教授的經濟學課程屬於「實證經濟學」。
起源及沿革
在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觀點是:政治學、倫理學、政治經濟學三位一體,諾貝爾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在《倫理學與經濟學》說道:「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學科曾經認為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
亞當·斯密
英國人亞當·斯密(Adam Smith)是公認的「經濟學之父」,於1776年著《國富論》一書(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是近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也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提出「無形之手」的概念,即市場自動調節資源的分配。同時主張政府無作為,不干涉經濟發展。
在《國富論》的指導思想下,早期資產階級國家政府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空間。近代資本主義藉由新興工業革命的技術和航海術的進步,從而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卡爾·馬克思
《國富論》之後的100年,自由主義經濟繁榮的背後漸漸顯露出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必然和社會財富分布不均、貧富懸殊的弊端。德國人卡爾·馬克思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的代表是其勞動力,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為目的。為了達到此目的,資本家極度地苛刻工人以降低生產成本。馬克思在其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中提出「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和「剩餘價值」等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發展中的階級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他預言資產階級將會被無產階級取代,國家的概念將會消失,社會各層面革新和資源重新分配,最終出現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
約翰·凱因
斯進入20世紀,亞當·斯密所主張的自由資本主義已呈現出種種的病態和危機。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導致商品的生產過剩,破壞了經濟的供需平衡關係。壟斷的資本主義企業為了保持利潤從而大幅度地削減工資,甚至裁員。這一舉措施直接導致工人、同時也是消費者的收入下降,對商品的需求更為緊縮,最終導致供需關係的崩潰。20世紀初的美國經濟大恐慌就是典型的例子。
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因斯發表了《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他主張國家應在宏觀上採取擴張性的經濟政策,使用調節利率,稅率以及增加政府開支等方法平衡供需的結構。凱因斯主義打破了「無形之手」的教條,成為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經濟學的主流。而凱因斯本人也被譽為「戰後繁榮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