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臨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08-12-14 08:22

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麥田出版》
在政治/軍事層面上,我們仍然處於單一的超強世界裡,但在產業、金融、教育、社會、文化等每一個面向上,權力正在轉移,逐漸脫離美國支配。這並不表示我們已進入一個反美的世界,而是說我們已邁進一個由許多地區和許多人共同界定與監督的後美國世界。這些變化會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對美國及其支配地位有何意義?這個新時代在戰爭與和平、經濟與商業、理念與文化上會是什麼面貌?簡言之,生活在後美國世界會是什麼光景?
全球新興國家經濟力量崛起,導致國際關係與全球新秩序產生變化,原來超級強權帝國──美國,以及新興國家中最強大的中國、印度兩國,如何從政治及經濟面,去面對與因應這個國際新趨勢──後美國世界。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就是後美國時代最直接的表現,即一個新新世界即將產生。外國人塑造一個新新世界,影響美國的不只是中國興起或亞洲興起,而是更廣泛的「世界其他地區」之崛起。
■ 內文簡介
進入後美國世界
時過境遷。如今美國雖仍是全球超強,但已顯得勢窮力絀。美國經濟弊病叢生,幣值下滑,面臨權利感高張而儲蓄低落等長程問題。從英國到馬來西亞,世界各地反美情緒空前高漲。不過,從一九九○年代至今,最明顯的轉變大致上是這個世界大多數並不追隨美國,而是跟著強國。一九九○年代,俄羅斯完全仰賴美國的援助和貸款,如今它的年度預算黑字已達數百億美元。當時,東亞諸國亟需「國際貨幣基金」紓困,以擺脫金融危機;如今它們都有鉅額外匯存底,反而可用來資助美國債務。當時,中國的經濟成長動力幾乎完全來自美國需求;二○○七年,中國對全球成長的貢獻比美國還大──這也是自一九三○年代以來,第一個有此能耐的國家──並在若干主要分類上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長遠來看,這波群雄競起的長浪,就算有一時的起伏,最後終究會匯聚成巨浪。在軍事─政治層面上,美國仍然稱霸全球,但單極的大架構(經濟、金融、文化)卻已日趨式微。華府仍然沒有真正的敵手,而且是未來好一陣子也不會有,但它所面臨的束縳卻會越來越多。單極不是二元狀態。世界不會幾十年常保單極,總會有那麼一天,突然一個轉折就變成兩極或多極。國際事務的本質會慢慢起變化。儘管目前單極仍是國際體系的明確現實,但會一年年的變弱,其他國家或要角的實力則會一天天茁壯。
權力轉移是集結許多好事的結果,如強勁的經濟成長和全球穩定,因此大致說來是可以利益均霑的。而且,只要妥善處理,它也對美國有益。全世界都在走美國的路子,每個國家都越變越開放、越親和市場、越民主,只要保持現代化的勢頭,全球互動和貿易成長、良好管理、人權和民主都會向前邁進。這種運動未必都會改變,其間固然時有挫折,但基本方向已經很清楚。不信請看非洲,這個通常被視為全世界最沒有希望的大陸,今天已有三分之二是民主國家,經濟也有長足的成長。
這些趨勢提供美國一個可以在更富裕、更有活力和更激動的世界裡維持樞紐角色的機會,但美國要想把握這個機會,首先須改變對待世界的基本態度。美國在自己的相對權力上只能做這麼多;因為,別人都從基礎往上爬的時候,美國的相對分量必然會下滑。倒是在界定和引導美國使命上,華盛頓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競爭的優點
美國到底是怎麼搞砸的?美國在全球政治上的手法很特別,可說是有史以來玩得最好的國家,可是,不管從什麼標準來看──解決問題、取得成功、建立機制、提高聲望──華府的手法都很糟糕。美國有過影響力舉世無匹的時期,但如今還有什麼可以展現影響力?
(一)權力
除了各界談論已多的特定人物和政策以外,很諷刺的是,造成如此失策的條件,竟是美國自己的龐大力量。美國人堅信競爭的優點,認定個人、團體和公司在競爭的環境下會表現得更好,但一到了國際競技場,我們忘卻這個事實。自從蘇聯瓦解以來,美國像個巨人似的橫行全球,沒有對手,不受約束。這雖然也有好處,但也讓華府變得自大、粗心和怠惰。美國外交政策有時簡直跟一九七○年代的通用汽車之業務策略如出一轍:受內部因素驅動,不太注意自己要營業的大環境。這種手法對通用汽車不太有效,對美國也不管用。
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粗心大意。美國和國外的政治人物與政策專家,都是慢慢才體認到單極世界形成。一九九○年蘇聯正在瓦解的時候,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表達出當時共同的想法,認為世界正朝三個區域集團的方向發展,「一個立基於美元,一個立基於日圓,一個立基於德國馬克」。美國老布希總統置身於兩極世界中,從來沒有表現出唯一超強國家元首的樣子。他採取審慎的方式因應全球體制歷史性的變革。老布希政府深知這個進程有可能會翻轉,或以暴力收場,因此只是小心翼翼地統合蘇聯瓦解所帶來的利益,並沒有得意洋洋地宣告美國贏得冷戰。在發動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的時候,老布希很細心地組建國際聯盟、取得聯合國批准,並恪守賦予戰爭正當性的授權。由於美國正為景氣衰退和赤字攀升所苦,於是老布希派出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恭恭敬敬地到全球各地為戰爭募款。老布希最大的外交成就是兩德統一,並不是透過片面強制手段,而經由折衝外交達成,雖然當時所有的王牌都握在美國手上。結果,兩德在西歐聯盟架構內統一,三十四萬名俄國人悄悄離開東德──兩者都在莫斯科默許下順利完成。
雖然有些人的確已體認到,蘇聯搖搖欲墜,美國是唯一屹立不搖的「一極」,但總認為單極是一時的說詞,只是某專欄作家措詞中的一個「時機」。一九九二年總統大選時,美國弱點的話題甚囂塵上。「冷戰結束:日本和德國得勝,」桑格斯3角逐民主黨提名時一直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則在他一九九四年的大作《外交》(Diplomacy)提出當時多數學者共同的看法,預言新的多極世界即將出現。歐洲人相信自己已走上統合與世界強權的道路,亞洲人也信心滿滿地談論「太平洋世紀」崛起。
儘管各方誇誇其言,但所有的外交問題,不管多麼遙遠,最後總是落在華府頭上。一九九一年巴爾幹半島出現危機的時候,盧森堡籍的「歐洲理事會」主席普斯(Jacques Poos)宣稱,「這是歐洲的時刻。若要說出一個歐洲人能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南斯拉夫問題了。這是個歐洲國家,毋須美國人置喙。」這是很不尋常的看法,或者說,是個反美觀點;包括柴契爾夫人和德國總理柯爾(Helmut Kohl)在內,大多數的歐洲領袖都有這種看法。可是,經過幾年血腥歲月之後,還是得讓美國出面來阻止戰鬥。十年後,科索沃危機爆發時,歐洲立刻讓華府出頭領軍。同樣的模式也出現在東亞經濟危機、東帝汶獨立鬥爭、中東衝突不斷、拉丁美洲積欠債務等問題上。其他國家雖也參與部分,但除非美國介入,否則危機便會持續。在此同時,歐洲和日本經濟停滯,美國經濟則處於二次大戰以來維持最久的繁榮期,大幅提升它在全球產值上的占有率。
柯林頓於一九九三年就職後承諾,不再為外交政策操心,要像「雷射光束」似的把焦點放在經濟上,可是單極的拉力實在太強了,到了第二任的時候,他已變成一個外交總統,大部分的時間、精力和注意力都花在中東和談與巴爾幹半島危機之類的事情上。小布希反對過度涉入國際事務──從經濟紓困到國家重建5──故選戰期間即保證要大幅減少美國的國際承諾。接著就是他的總統任期,以及更重要的九一一事件。
美國的力量在柯林頓主政期間益發形諸於外,華府越來越獨斷,各國政府則越來越抗拒。柯林頓的經濟顧問如貿易代表坎特(Mickey Cantor)和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就曾被控在跟其他國家打交道時太過傲慢,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和助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等外交官,則因為在歐洲大談(以歐布萊特的話來說)美國是「不可或缺的國家」而飽受非議。法國外長魏德林(Hubert Vedrine)於一九九○年代發明「超級強國」(hyperpower)一詞,當然不是恭維的意思。
(二)小布希時代
不過,相較於小布希所引起的敵意,這些牢騷都還算是不失禮數的饒舌而已。這許多年來,小布希政府形同以無視國際條約、多邊組織、國際輿論,以及任何暗示應以懷柔手法處理世界政治的言論為榮。到小布希第二任的時候,這種對抗手法的失敗態勢已顯而易見,美國政府這才在伊拉克、以巴和談、北韓等若干問題上改弦更張。可惜這些新政策為時已晚,加上內部又有相當多的耳語埋怨,以及小布希政府內若干分子完全不甩這新策略,以致一事無成。
要了解小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單是著重在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掇)和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的「傑克遜」衝動、小布希的德州牛仔背景,或無法無天的新保守派陰謀論是不夠的。促成小布希政策的關鍵因素是九一一事件。在這次恐怖攻擊之前的十年間,美國雖在世界舞臺上肆無忌憚,但國內的種種束縳,如經費、國會、輿論等,卻使得華府一直很難採取單邊和戰鬥型的外交政策。美國民眾經歷艱苦的冷戰之餘,希望美國不理世事,軍事干預和援外都很不討喜,因此,儘管介入巴爾幹、北約擴張、援助俄羅斯這些事風險相當小,耗費資源也不多,柯林頓政府還是得花相當大的心力,往往備嚐艱辛。但九一一事件打破內政對外交政策的束縳。使得一切為之改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小布希立即擁有一個團結一致的國家,以及一個大致抱持同情態度的國際社會。阿富汗戰爭一舉提升美國無所不能的光環,小布希政府內最強硬的分子益發放膽以這次成功為口實,主張對伊拉克發動戰爭,而且要以這種單邊方式行之。美國不需要其他國家,或賦予正當性的舊機制與國際合作。它是個要創造新現實的全球新帝國──他們的主張如是說。小布希的外交政策方程式很簡單:
單極+九一一事件+阿富汗戰爭 = 單邊主義+伊拉克
在單極時代裡,不僅美國政策的內涵改變了,連作風也變得傲慢和專橫。美國政府和外國領袖間固然也時有溝通,但都是單向式的溝通,外國政府往往只是接獲告知美方的政策。美國高層官員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跟駐外官員很少有真正互動,遑論跟外國人。「我們會晤美方官員的時候,都是他們說,我們聽;我們很少不同意或說坦白話,因為他們根本聽不進去。他們只是重申美國的立場,就好像是觀光客總覺得只要嗓門大一點、說得慢一點,別人就一定會聽得懂似的,」歐洲某大國有位資深外交政策顧問這麼說。
■ 作者簡介
札卡瑞亞出生於印度孟買的一個政治家庭,其父親為支持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handi)的國大黨(Congress Party)的領導者之一,而母親則任職於《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他從小在知名的天主教學校接受傳統的英語教育,對於和家中往來密切的藝術家、政治家、作家與詩人更是熟悉,可能因此培養了對於時事觀察的敏銳度。
■ 譯者簡介
杜默,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叢書主編、雜誌執行副總編輯。歷任首都、自立、中晚、中時、自由等各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有《金錢書:現代人的金錢智慧》、《史坦貝克俄羅斯紀行》、《開始》、《生命的線索》、《戰之華: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基因、女孩、華生》、《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聖經密碼》、《玻璃紙咖啡豆》等。
■ 書籍資料
書名: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作者: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
譯者:杜默
出版社:麥田出版
語言:繁體中文
條碼-ISBN:978-986-173-418-7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