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6 05:34

中國經濟動盪代名詞!全球負債最多的地產商崩塌實錄

2025/08/25 19:30  
中國恆大集團週一(25日)從香港證券交易所下市,這是近年來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下市事件之一,標誌着曾經市值500億美元(台幣1.52兆元)的中國地產巨頭徹底倒下。(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恆大集團週一(25日)從香港證券交易所下市,這是近年來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下市事件之一,標誌着這家曾經市值500億美元(台幣1.52兆元)的中國地產巨頭徹底倒下。路透報導,恆大從違約到退市,成為全球負債最多的開發商。
恆大曾是中國最暢銷的開發商,但財務危機在2021年公開化。此後,由於房屋銷售放緩和融資選擇減少,該開發商及其一系列同行相繼出現債務違約。
專家稱,下市是一個最終且不可逆轉的步驟。恆大如今已更多被視爲經濟動盪的代名詞,而不再是昔日中國經濟繁榮的象徵。
創始人許家印曾是亞洲首富,他的財富從2017年的450億美元暴跌至不足10億美元。2024年3月,因虛增780億美元收入,許家印被罰款650萬美元,並被終身禁止進入資本市場。清算人還在考慮是否追索他的個人資產。
以下是恆大債務危機的演變時間表:
2021年8月
恆大在全國多個項目因拖欠工程款而停工。中國央行和銀監會召集恆大主管,罕見發出警告,要求恆大降低債務風險,維持穩定。
2021年9月
公司未能支付兩筆總額為1.31億美元的離岸債券票息。該筆款項的寬限期為30天。恆大聘請財務顧問研究各種方案,並警告稱,房地產銷售暴跌可能導致交叉違約風險。
2021年11月
恆大創辦人許家印出售12億股股份,價值26.8億港元,在恆大的持股比例從77%降至67.9%。
2022年3月
恆大地產暫停其股票交易,理由是其無法在3月31日之前公佈經審計的業績,且其物業管理部門正在接受調查,銀行扣押了其134 億元人民幣的存款。
2022年11月
恆大創始人位於香港著名住宅區太平山頂的豪宅被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查封。
2023年1月
恆大表示,其當時的審計師普華永道因對其2021年帳目相關事項存在分歧而辭職。
2023年2月
一個獨立委員會發現,恆大董事參與將旗下恆大物業服務公司擔保的貸款轉移給集團,行為「不符合標準」。
2023年3月
恆大宣布離岸債務重整計劃,讓債權人可以選擇將其債務轉換為由該集團及其兩家香港上市公司支持的新債券和股票掛鉤工具。
2023年4月
恆大表示,77%的A級債權人、30%的C級債權人已提交對重整方案的支持。
2023年7月
恆大2021年、2022年淨虧損分別為4760億元(人民幣,以下同)、1059億元,2020年經營正常時獲利81億元。
2023年8月
恆大地產1-6月虧損330億元,去年同期虧損664億元。恆大股票時隔17個月後恢復交易,其市值較上次交易時已蒸發79%。
2023年9月
國家金融監理局批准設立國營保險公司,接管恆大人壽(恆大地產持股50%的參股公司)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中國南方警方稱,已拘留恆大金融財富管理公司(恆大集團間接全資子公司)的部分員工。
恆大延後原定於9月25日至26日舉行的計畫會議,理由是需要重新評估重組條款。恆大地產表示,由於其境內旗艦子公司恆大地產集團因涉嫌資訊揭露違規而受到監管調查,該公司不符合發行新票據的資格。恆大表示,創辦人因涉嫌犯罪正在接受調查。
2023年10月
香港高等法院給予恆大5週的寬限期,以製定修改後的具體債務重組計劃,避免被清算。
2023年11月
恆大在聽證會前向境外債權人提出最後一刻修改的債務重組方案。
2023年12月
恆大地產獲得香港法院再次延期審理,使其有更多時間完成修改後的離岸債務重整計畫。恆大臨時債券持有人小組表示堅決反對修改後的重組條款。
2024年1月
恆大集團新能源汽車子公司表示,副董事長劉永卓已被拘留,並正在接受刑事調查。恆大物業表示,旗下子公司已對母公司恆大提起法律訴訟,要求追回114億元人民幣的存單質押擔保款。
恆大臨時債券持有人小組加入了針對開發商的清算申請。恆大地產於1月29日在香港法院的聽證會上被發出清盤令。其股票暫停交易。
2024年3月
因欺詐性發行債券和違規披露信息,中國對恆大地產境內旗艦公司處以 41.8 億元人民幣罰款,並對公司董事長處以 4700 萬元人民幣罰款,並終身禁止進入證券市場。恆大清算人對董事長、其前妻和前高階主管提起法律訴訟,追回約60億美元。
2025年8月
由於恆大地產股票停牌18個月後仍未復牌,香港交易所決定自8月25日起取消上市地位。恆大地產的清算人表示,在清算過程開始 18 個月後,他們已出售了價值2.55億美元的公司資產,同時收到總額達450億美元的債權人索賠。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