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09:53

位於南非約翰內斯堡的商店停車位上,太陽能板鋪滿了整個停車場。(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長期仰賴煤炭與天然氣的非洲,正出現能源結構轉折,從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到南部的尚比亞,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大量進口中國太陽能板,規模之大創下歷史新高。據報導,今年5月份,非洲國家合計自中國進口1.57吉瓦的太陽能板,相當於胡佛水壩4分之3的發電容量,僅1個月就新增如此規模,顯示非洲能源思維正快速轉向。
根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分析師Dave Jones研究,這股進口潮並非來自經濟較強的南非,2025年前5個月,至少有22個非洲國家進口的太陽能板數量超過了去年同期,其中大多數國家的進口量翻了1倍。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是阿爾及利亞,該國在2025年上半年進口了0.76吉瓦的太陽能板、年增6300%。
過去10年,中國一直主導全球太陽能板製造業。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數據,得益於中國政府補貼、規模經濟以及本土企業的技術改進,全球超過80%的太陽能板在中國生產。但直到最近,這些太陽能板的大部分都流向了歐洲、北美和其他亞洲國家。
據報導,雖然與這些傳統出口市場相比,對非洲國家的整體銷售量仍然較小,但全球南方國家似乎正處於能源觀念的轉捩點
專家表示,此案例並不陌生,在2023年南非、2024年巴基斯坦,都因嚴重缺電而大規模引入中國太陽能板。其中,巴基斯坦1年安裝約15吉瓦,相當於該國用電高峰需求的一半,許多家庭甚至直接自給自足,令電網需求下降。
這些經驗顯示,當面對電力供應不足且基礎設施落後時,政府推出了一些政策,使太陽能變得特別吸引人,例如對購買太陽能板的消費者提供稅收減免,或向電網輸送多餘能源的消費者提供補貼,低成本的中國太陽能板會迅速成為解方。
專家指出,推動非洲國家太陽能熱潮的需求主要有2種。在北非,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等國家正在建造大規模的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廠,這需要大量的太陽能板,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更多傳統上從未連接到電網的農村社區正在進口太陽能板。
但,這種依賴也帶來隱憂。非洲本土幾乎沒有完整的太陽能製造產業,多數僅能進行組裝。雖然有國家嘗試推動本地產業,例如奈及利亞曾計畫禁止進口以扶持國產,但很快便因現實壓力而退回。對絕大多數政府而言,解決能源缺口的迫切性遠勝於培養本土供應鏈。
在全球層面,不同國家對中國低價太陽能板的態度差異明顯。美國與部分歐洲國家選擇課徵關稅、扶植本土產業;而非洲則以開放姿態迎接,因為對每天都面臨停電困境的國家來說,最直接的計算方式就是「便宜的電力就是好電力」。
外媒指出,非洲正在經歷一場能源版圖重塑,中國太陽能板的湧入或許只是開端,對於長期被迫依賴化石燃料的國家而言,目前這是解決能源短缺的方法,更可能是讓非洲在全球綠色轉型中找到突破口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