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3 02:13

鮑爾年會演說明示貨幣政策將調整 並釋放這些信號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2025-08-22 13:08 ET



全球四大央行領導人22日在傑克森洞年會期間留下珍貴的合影,由右而左依序是聯準會主席鮑爾、日銀總裁植田和男、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以及英國央行總裁貝利。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2日在傑克森洞年會上發表演說,明示貨幣政策立場將有必要調整,亦即暗示9月可能會降息。以下是演說中有關經濟情勢與貨幣政策的內容。

勞動市場轉型:人口結構、生產力與總體經濟政策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在經濟政策全面改變之際仍展現韌性。就Fed的雙重使命而言,勞動市場仍接近最大就業,而通膨雖仍有些居高,但已經從疫情之後的高點大幅下降。在此同時,兩項風險的平衡情況顯然正在轉變。

在我今天的內容中,首先我將說明當前經濟情勢,以及短期的貨幣政策展望。之後我們轉向我們第二次貨幣政策架構公開檢討的結果,內容包含在今天將公布的「較長期目標及貨幣政策策聲明」之中。

當前經濟情勢與近期展望:

今年美國經濟面臨諸多新挑戰;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全面大幅提高,正在重新塑造全球貿易體系。更緊縮的移民政策,已導致勞動力成長驟然減緩。在較長期間,稅制、政府支出與法規政策等諸多改變,也可能對經濟成長與生產力產生重大影響。所有這些政策最終將如何敲定,以及對經濟將產生哪些持久性的影響,都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

貿易與移民政策改變,正影響需求與供給面。在此種環境下,很難將趨勢性或結構性演變,與景氣循環性演變明確區分出來。其中的差別非常關鍵,因為貨幣政策能夠設法穩住循環性波動,但對結構性改變起不了多大作用。

勞動市場便是例證之一。8月初公布的7月就業報告顯示,過去3個月平均每月就業人數增量,已減少到35000人,遠低於2024年時平均每月的168000人。減緩程度比一個月之前的評估擴大許多,因為5、6月的人數大幅下修。但就業成長減緩,並未使勞動市場的閒置人數明顯增加,而失業增加正是我們想要避免的結果。7月失業率僅小幅上升到4.2%,仍處於歷史低位,而且過去一年來一直大致穩定。其他勞動市場指標也稍有變化,或只是小幅走軟,包括辭職率、裁員數、失業與求才人數比率,以及名目工資成長率。勞動供給與需求同步減弱,使維持失業率不變的就業創造率「兩平點」大幅下降。事實上由於移民大幅減少,今年勞動力成長已大幅減緩,且近月來勞動參與率也小幅下降。

整體來看,儘管勞動市場顯然維持平衡,但這是一種奇怪的平衡,源自於勞工供給與需求皆告減少。這種不尋常的情況顯示就業下降的風險正在升高;如果這些風險成真,則將出現裁員大幅增加,以及失業激增。

在此同時,上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已明顯減緩到1.2%,大約只有去年成長率2.5%的一半。成長下降,主要是反映消費支出減緩。一如勞動市場的情況,GDP減緩可能一部分是反映供給或潛在產出成長減緩。

再看通膨,關稅提高已經開始推升某些產品的價格上漲。依最新的數據,7月整體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2.6%,核心指數則上升2.9%。就核心指數而言,產品價格年升1.1%,與去年時持續下降的路徑明顯不同。反觀居住服務類通膨仍在下降,而非居住類服務業通膨率,仍略高於與2%通膨率配套的水位。

現在關稅對消費者物價的影響已明顯可見。我們預料這些效應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累積,但時機及幅度則高度不確定。與貨幣政策攸關的問題,在於物價上漲是否可能使通膨持續上升的風險升高。合理的基本情況之一,是這項影響將相對較短,亦即物價水準發生一次性的轉變。當然,所謂「一次性」並非是指「突然就來」,而是要持續一段時間,讓關稅透過供應鏈及分配網路發揮作用。甚者,由於關稅稅率持續變化,也可能拉長調整的過程。

然而,關稅引發的物價上升壓力也可能激發更持久的通膨動能,這也是要評估及控管的風險。可能性之一,是當勞工看到實質所得因為物價上漲而減少時,會要求且獲得較高的工資,引發不利的工資─物價上升動能。基於勞動市場並不是特別緊俏,且面臨下坡風險,這種結果似乎不大可能發生。

另一種可能性則是通膨預期可能上升,將實際的通膨拉上去。通膨已經超標4年多,且仍然是家庭及企業的主要憂慮。然而較長期的通膨預期指標顯然仍然穩定,且與我們的較長期通膨目標2%相一致。

當然,我們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通膨預期能夠穩定。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允許一次性的物價上漲變成持續性的通膨問題。

綜合這些情況,對貨幣政策有何意義?在近期間,通膨的風險傾向上升,就業的風險則在於向下,是一種充滿挑戰的情況。當我們的兩項目標如此緊張之際,我們的架構要求我們在雙重使命的兩邊維持平衡。與去年此時相比,目前我們的政策利率與中性水位的距離拉近了100點,而失業率及其他勞動市場指標維持穩定,讓我們能夠在考慮貨政策立場時能步步為營。但儘管如此, 由於政策具有約束力,因此基本展望以及風險平衡改變可能使我們有必要調整政策立場。

貨幣政策並非依循預設的路徑。FOMC成員將依據他們對經濟數據本身,數據對經濟展望的影響,以及風險平衡所做的評估,來做成決策。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