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15 13:28

假日各報重點新聞

本帖最後由 股風 於 10-11-15 13:36 編輯
1.明年公共建設商機 規模逾2000億
公共工程委員會昨天舉行明年度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招商大會,總共釋出58項投資案,預料總投資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其中一半在台北信義區,包括A25土地開發、世貿二館的BOT開發,兩案共約1000億元;加上台中捷運170億元投資金額,為政府明年主推的旗艦投資案。
台北市府財政局長邱大展說,位於亞太會館對面的A25土地,確定採BOT方式,基地面積約5449坪,可興建零售百貨、金融大樓、觀光飯店等商業使用,明年首季將公告投資金額約500億元。
另一件為A15、A18和A20(即世貿二館及其東、西側基地),基地面積5357坪,包括展館及停車場共3塊基地,邱大展表示,展館明年5月到期後將拆除,並以標售地上權50年方式辦理,投資金額也在500億元以上。由於北市兩案都將開國際標,北市已到慕尼黑、新加坡、香港等地進行海外招商。
台中市政府則推出捷運綠線7站8處聯合開發案,總投資金額約117億元,預計明年第一季公告。
由於不少案件將開國際標,昨吸引約500位國內外廠商出席,包括遠雄、日勝生、潤泰創新等近20家建商,及日商瑞穗銀行、美國、歐洲商會等外商,都派員了解招商項目。
工程會昨也同時舉行「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頒獎典禮,及7件具代表性、已招商成功的促參案聯合簽約儀式,其中包括總投資金額達1600億的中龍台中港投資案。
2.王文淵:明年石化景氣穩定
近期石化行情樂觀,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認為,油價每桶將在85美元波動,明年石化景氣不敢說會比今年好,但會穩定在這個程度,且台塑集團今年年終有機會達到5個月。
台塑集團今天上午舉辦第31屆運動大會,王文淵親自主持,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做上述表示。
王文淵說,石化景氣要看國際油價,一個是供需關係,一個是炒作。今年上半年他就已經說過,今年下半年的國際油價每桶將在85美元上下擺動,擺動的幅度有點縮小,但還是很難講。
他表示,去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量為8400萬桶,今年將達8600萬桶,增加的200萬桶,有一半的需求來自亞洲,另一半是北美及其它地區。
明年石化景氣,王文淵說,不敢說會比今年好,但會穩定在這個程度。
外傳台塑在中國大陸的大乙烯案「好事近了」,王文淵笑笑的說「這個不好講」,他表示還需要看中國的十二五計畫內容而定。
塑化景氣及行情價格走俏,挹注台塑集團獲利,外界估計台塑集團今年年終行情上看5個月,王文淵笑說,「可能性還蠻高的。」
台塑集團規劃啟動大陸寧波2期擴建投資,7月提出環評資料,10月底全部完成環評法定程序,目前各項目進行報批工作。王文淵表示,今年年底前可望會審批下來
3.歐美輸陸CPL 恐裁定傾銷
大陸商務部對歐、美輸入的己內醯胺(CPL)初裁傾銷的可能性非常大,加上尼龍切片需求大增刺激,賣到大陸的期現貨價格已漲破前歷史高點,創下2,850美元歷史高價,每公噸大漲100美元以上,漲幅高達3.6%。
尼龍粒、尼龍切片(PA6)上游原料就是CPL。台灣主要尼龍切片、尼龍絲生產廠商是力鵬(1447)、集盛(1455)等;因中石化(1314)是台灣唯一CPL生產廠商,力鵬、集盛等均是其忠實的下游廠商,近期中石化股價飆高,一度觸及30元20餘年來歷史高點,力鵬、集盛著墨頗深。
大陸商務部於今年初接受內地CPL生產廠商檢舉稱,歐盟、美國輸入的CPL已對大陸本土的廠商造成實質的損害,而於今年4月開始立案展開調查,並於日前召開「反傾銷調查聽證會」。兩岸CPL與尼龍粒、尼龍絲生產廠商認為,歐美輸入的CPL,被定傾銷的可能性非常高。
消息傳出後2天內,不僅造成大陸CPL內銷報價大漲每公噸人民幣800至1,000元,售價已飆至每公噸人民幣2.37萬元,漲幅達3.7%;亞洲區賣到大陸的現貨報價更暴漲每公噸100至120美元,漲幅達3.6%,並漲破2008年金融風暴前每公噸2,760美元的歷史高點,創下每公噸2,850至2,860美元歷史新高價位。
CPL與下游廠強調,大陸商務部可能在年底前,宣布對歐、美輸入的CPL反傾銷裁定,並要求輸入的CPL暫時向進口海關繳交高額的反傾銷稅。除進口稅率外,歐美生產廠商還要繳交高額的反傾銷稅;此舉,無異對台灣CPL與尼龍粒、尼龍切片產品,大開方便門。
4.糖價暴跌 中國期貨也挫
印度豐收可能緩解供貨短缺的窘況,美國ICE糖期貨價格11日暴跌9.6% ,創30年來最大跌幅。中國大宗商品期貨今天重挫,棉花、糖、天然橡膠期貨更跌停。銅、鋅、大豆、棕櫚油期貨也下挫。
印度今年可能有350萬公噸的剩餘作物收成,將有助抵銷世界最大糖出口國巴西因乾旱導致作物欠收的衝擊。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 Futures US)尾盤價格飆到33.39美分的33年新高。3月的即月合約每磅重挫3.15美分(9.6%),跌到29.66美分。這是1980年以來最大單日價格下跌,也是今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芝加哥Price Futures集團副總裁史科維爾表示:「看來我們已經到達一短期的頂點,全看印度接下來決定怎麼做。」
印度宣布的預計剩餘產量幅度是市場預期3倍多。印度最後剩餘量可能更高。印度政府可能在月底決定糖出口額。
5.中恐升息!糖價金價跌 美股重挫
中國可能即將升息以冷卻通膨的顧慮,12日造成國際商品行情重挫,倫敦糖價寫下前所未見的12%跌幅,美股指數也創三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
中國是世界多項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11日公布的中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竄升4.4%,引發市場擔憂中國央行很快就會升息來壓制通膨,而商品需求也將連帶遭打擊。
追蹤19種大宗商品行情的湯森路透/傑佛瑞CRB指數12日重挫11.25 點,以303.6點作收,指數中的每一個分項都告下跌,3.6%的跌幅是2009年4月20日以來最深。本周的累計跌幅3.2%,讓商品行情連漲11 周的氣焰為之中挫。CRB指數今年來迄今仍上漲7.1%。
倫敦的精糖3月期貨暴跌91.50美元,以每噸677.10美元收盤,12% 的跌幅是史上新高。紐約ICE原糖期貨也重挫3.45美分,以每磅26.21 美分收盤,12%的單日跌幅與17%的一周跌幅都是1988年7月以來的22 年新紀錄。
紐約12月黃金期貨下跌37.80美元或2.7%,以每英兩1365.50美元收盤,跌幅是今年7月以來最深。12月銀貨更大跌1.463美元或5.3%,以每英兩25.942美元作收。剛創空前新高的銅價也無法倖免,3月期貨下跌13.15美分,以每磅3.898美元收盤,3.3%的跌幅是四個月來之最。
紐約Rabobank公司交易商史卡夫說:「商品市場已轉趨空頭,很多交易商都不願冒進。」
股市行情同樣一蹶不振,紐約股市的道瓊工業股價指數12日下跌90.52 點或0.8%,以11,192.58點作收;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跌14.33點或1.18%,收1199.21點;那斯達克股價指數也下滑37.31點或1.46%,以2518.21點作收。本周道指及標普指數分別下跌2.2%,那指跌2.4%。
6.中國打噴嚏 油、金、商品重感冒
全球原物料大胃王中國可能升息,上周五重創全球商品市場,各類原物料價格全面重挫,紐約指標油價從2年多高點翻跌逾3%,糖價暴挫12%,CBOT玉米與黃豆期貨摜至跌停板,連有避險光環的黃金也告不支,路透CRB商品指數單日狂洩近4%,創18個月單日最大跌幅。
中國上周繼宣布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後又公布通膨率飆上25個月新高,種種跡象顯示,北京當局為了平抑物價可能得再升息,投資人擔心的是,中國一旦升息,經濟成長將會降溫,屆時原物料需求勢必會減少。
利空震央率先倒地,中國股市上周五暴跌5%,跌幅為1年多來之最,包括銅、鋅、棉花糖、橡膠、玉米與黃豆等中國商品期貨當天全都跌停。
加上愛爾蘭倒債危機又見升高,市場投資信心潰散,在投資人獲利了結與賭後市下跌的空單狂轟下,歐美盤各類商品全趴倒,涵蓋19種原物料的路透CRB商品指數,收盤跌至303.6點,單日大跌3.6%,寫下2009年4月以來殺最大的一天。
美國伊利諾AgriVisor資深市場分析師杜奇霍茲表示:「中國升息風險急升,等於也拉高商品需求減少的可能性,整體來說中國向外界傳達的訊息是未來在對抗通膨上將更加強硬,並把商品市場中的熱錢趕走。」
主要商品類別中以農產品跌最慘,紐約期糖單日暴跌12%,創22年來單日最大跌幅,CBOT玉米與黃豆期貨雙雙摜至跌停板,CRB穀物類商品單日大跌5%。
能源價格也出現大幅修正,紐約輕甜原油期貨上周四才攀上25個月新高,上周五收盤摜破85美元,每桶收報84.85美元,重挫3.4%。
連黃金都被空頭狠狠修理一頓,紐約黃金期貨失守1,400美元支撐後跌勢加重,尾盤來到1,365.50美元,跌幅亦達2.7%。
Pimco商品實際回報策略基金操盤人瓦拉指出:「金融市場出現一波拋出之前押注第2波量化寬鬆的多頭部位,原本是商品迭創波段新高的推手,如今成為殺盤主力。
7.歐洲經濟 成長腳步更慢了
歐元區16國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放緩至0.4%,不如預期,顯示撙節支出方案已削弱經濟,其中最大經濟體德國同期成長率大幅放緩至0.7%,荷蘭經濟更意外萎縮,周邊國家的經濟仍欲振乏力。
歐盟統計局(Eurostat)公布,歐元區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上季成長0.4%,不但遠低於第二季成長1%的四年來最大增幅,也不如市場預期的成長0.5%。此外,歐元區9月工業生產意外較前月下滑0.9%,創18個月來最大減幅。
8.台塑海外擴產 將砸3,400億
台塑集團全力擴充海外基地產能,預計未來三年美國、大陸與越南三廠資本支出總額將達113億美元(約新台幣3,418億元)。台塑總裁王文淵說,台塑在台灣地區未來將擴大投資科技業。
王文淵昨(13)日強調,台灣地區的石化、塑膠、紡織等相關產業已達一定規模,市場也飽和,未來傾向擴大發展科技業,尋找新事業發展,大陸地區則將複製台灣模式。
塑化本業投資方面,台塑集團將全力啟動海外擴產計畫,未來三年美國、大陸與越南等海外三廠資本支出各約23億美元、10億美元、80億美元,總計113億美元。
台塑集團大陸廠的營收占比約7.8%、美國廠約7.3%、越南廠0.5%,短期美國、大陸及越南等海外營收尚無法追上台灣的營業額。
以大陸為例,台塑、南亞及台化均啟動大陸寧波北崙石化區二期擴建投資,總投資金額約23億美元,今年10月底已完成環評等法定程序。
王文淵說,寧波擴產計畫進行很順利,各項目於兩岸政府進行報批工作,預計年底有機會獲准,兩年內完工投產,屆時大陸廠的營收占比將攀至15%
9.台塑全年EPS 上看7元
國際油價飆升帶動塑化產品報價走揚,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昨(13)日表示,看好台塑第四季營業利益將優於第三季。法人推估台塑第四季每股獲利可維持2元水準,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7元。
由於美國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促使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大漲,一度觸及每桶90美元,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認為,明年油價會維持在每桶85美元附近,但實際走勢沒人敢預測,他不認為會衝高到2008年每桶140美元的高點,但認為有機會看到100美元。高油價也將嘉惠台塑集團各公司業績。
10.10檔「二高一低」個股 帶頭衝
今年前三季上市櫃公司獲利已超過兆元,法人對今年獲利看法樂觀,隨著台股行情震盪,高獲利、高成長、低本益比「二高一低」股,可望成為市場買盤青睞焦點。據統計,冠軍、和泰車、日勝生及新產等10檔個股,不但具有二高一低特色,且獲得法人買盤挹注。
11.上市公司今年獲利 衝1.46兆新高
證交所董事長薛琦昨(12)日指出,今年全體上市公司上半年獲利達7,325億元,已達去年7,993億元的92%,預估全年可望超過1.46兆元,創下歷年最高水準。
薛琦對台股基本面相當有信心,他表示,今年前三季全體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稅後益(EPS)已達2.33元,到9月底止市值也提升至2.14兆元,殖利率3.92%,預估今年全年殖利率超過4%沒有問題,在全球主要股市名列前段班。
薛琦並說,今年以來台股累計漲幅3.04%,但若考慮幣值因素,漲幅為9.73%;相較於亞股,日股今年下跌5.64%,幣值因素調整後上漲7.06%;上海股市今年來下跌3.95%,考慮幣值升幅後跌幅縮減為1.03%;星股今年來上漲13.86%,考量貨幣後上漲24.43%。
至於港股漲幅則達12.93%,薛琦認為,台股在亞股表現屬中間水準
12.立錡實施庫藏股 三年來首見
國內類比IC設計龍頭立錡(6286)昨(12)日董事會通過三年來首度庫藏股計畫,擬買回自家公司股票1,000張。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外資券商昨天也分別調升立錡、致新(8081)投資評等或目標價,激勵相關個股股價逆勢大漲。
立錡董事會通過庫藏股計畫,擬自下周二(16日)起至12月31日,於每股價格區間179.55元至365.4元內,買回自家公司股票1,000張,轉讓予員工,買回金額上限41.34億元。這是立錡過去三年來第一次實施庫藏股
立錡受到德州儀器(TI)等國際類比IC同業頻頻擴產影響,法人擔心明年恐形成流血競爭,雖然立錡前三季每股純益高達11.82元,已賺進一個股本,但股價卻頻頻破底。立錡日前召開法說會,預估本季營收將較上季衰退12.5%至22%,毛利率同步下滑,但股價卻不跌反漲,頗有「利空出盡」味道。
外資摩根士丹利昨天發布研究報告認為,最近有關類比IC族群的壞消息已陸續曝光,市場對於立錡的期望值偏低,立錡股價本益比來到相對便宜位置,將立錡投資評等由中立調升至「加碼」,目標價從250元上調至288元。
其次,大摩看好立錡積極從6吋晶圓轉進8吋晶圓,有助明年毛利率持穩。另外,立錡積極切入LED照明驅動IC領域,是一塊尚未開發的市場,未來幾年將驅動立錡的營運成長。
德意志證券也持「跌深就是最好的利多」看法,認為致新的股價很具吸引力,加上明年營運繼續增長,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208元。
德意志證券認為,包括面板、筆電、數位相機和LED,四顆引擎將驅動致新的成長,動能潛力足。估計致新今年每股稅後純益約11.09元;明年營收年增近兩成,每股純益上看13.86元。
13.鴻海今年業績 挑戰3兆
電子代工製造大廠鴻海昨(12)日公布第三季合併報表,前三季合併營收2.045兆元,成功飛躍2兆元天險,前三季毛利率「保八」成功。第四季是消費性電子出貨高峰,法人估計,鴻海今年合併營收將逼近3兆元大關。
鴻海前三季合併毛利率8.2%,比非合併報表中的4.6%高出許多,且略優於預期,主要因為鴻海的本業電子代工毛利率較低,子公司的零組件生意利潤較佳,顯示奇美電與鴻準等零組件供應商開始挹注母公司獲利。不過,鴻海前三季合併毛利率仍較去年同期的9.2%減少1 個百分點。累積前三季稅後純益557.2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5.79元。
值得注意的是,鴻海前三季少數股權損失高達17.77 億元,主要受到香港富士康的虧損拖累。由於富士康並未公布第三季財報,根據鴻海合併財報反推,粗估富士康上季虧損可能約達到20億元,顯見營運仍未見起色。
先前鴻海所公布的季報為非合併財報,昨天公布的為合併財報。鴻海第三季合併營收8,467億元,有法人甚至推算,鴻海本季單季合併營收不排除朝9,000 億元、甚至1兆元叩關,全年合併營收將逼近3兆元大關。
14.晶技 前十月每股賺3.81元
蘋果概念股台灣晶技(3042)昨(12)日公布,10 月單月合併稅前盈餘1.41億元,前十月12.95億元,考慮前三季財報會計師核閱調整數和員工分紅費用化金額後,合併稅前盈餘11.31億元,前十月每股稅前盈餘3.81元。
台灣晶技吃蘋果進補,今年前三季獲利亮眼,但第四季將面臨下滑壓力。法人指出,晶技第四季的毛利率比第三季的27.75%下跌超過一個百分點,主要因為美元貶值、資訊客戶需求尚未回溫兩大因素影響,整體第四季獲利會比第三季減少四成左右。
晶技是國內石英元件大廠,客戶涵蓋資訊、通訊、車用等不同領域,包括蘋果、摩托羅拉、宏達電、華碩等都是晶技的客戶。晶技接獲蘋果iPad、iPod Touch和iPhone等零組件訂單,是今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晶技10月合併營收8.99億元,比9月成長1.7%,比去年同期成長14%,連續第四個月創下歷史新高,晶技前十月合併營收78.58億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長26.5%。
晶技10月合併稅前盈餘1.41億元,比9月減少10.1% ,比去年同期成長2.2%,前十月稅前盈餘為12.95億元,年增率達67.1%,加計前三季財務報告經會計師核閱調整數及前十月員工分紅費用化金額1.54億元後,合併稅前盈餘11.31億元,年增率53.9%,以10月底股本29.72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約為3.81元。
15.NB代工毛利率 緯創最勇
電子產業邁入成熟期,微利現象日益明顯。觀察今年第三季的合併財報中,緯創(3231)、英業達(2356)、廣達(2382)等筆電型電腦(NB)代工三雄的合併毛利率,以緯創的5.77%最佳,英業達與廣達則仍在「保四、保三」。
電子廠的營收雖逐年、逐季增長,但毛利率卻反向下降,相對壓縮獲利空間。上市櫃公司第三季合併財報近期陸續揭曉,觀察已公告合併報表的NB代工廠中,在第三季的合併毛利率上,以緯創的5.77%最耀眼,英業達4.33%、廣達3.66%。
進一步拉長時間看,從今年第一季至第三季,仍以緯創的合併毛利率最佳,從第一季的5.27%,第二季達5.78%,第三季持穩在5.77%水準;英業達、廣達則從第一季的5%與4%以上,大幅滑落。
緯創表示,展望第四季,在旗下各產品線中,以手持式裝置出貨成長性較佳,在多元化產品策略下,第四季出貨量期望較第三季成長5%。
16.遠雄健康園區 明年動工
投資金額達65億元的遠雄(5522)「苗栗健康生活園區BOO(自建、自有、自營)促參契約案」,昨(12)日完成投資意向書簽約,全案訂明年6月前動工,遠雄的事業體將藉此再延伸至醫療、養生、美容等相關產業,打造國內第一座結合休閒與健康的大型開發案。
17.PE賣到爆 台塑台聚好補
亞洲聚乙烯(PE)行情穩步走高,台塑(1301)、台聚(1304)、亞聚(1308)三公司生產的PE本月產能已全數賣光光,三家業者提前展開12月接單,並大漲報價每公噸100美元,可望挹注下月獲利推升。
據了解,受到大陸農業用膜需求持續強勁激勵,加上原油價格飆漲,以及美國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影響美元走貶等因素,近半月來,三大PE品項全面上揚。
以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來看,漲價每公噸130美元,至新價每公噸1,445美元,漲幅10%;其次,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也各有40至45美元漲價。
PE業者表示,為因應冬天雪季到來,目前大陸農業用膜廠開工率均提升至100%,雖然眼見行情繼續被拉抬,但下手購料不手軟,使得台灣三大生產廠本月產能已銷售一空。
為迎合客戶們的進一步備料需求,同時提前啟動12月產能報價。
業者指出,在市場需求火熱情勢下,各廠不約而同提高報價,例如LDPE下月交貨的價格調漲至每公噸1,700美元以上,比現在的1,615美元,漲價100美元;另其他兩項品項也各有約50美元漲價空間。
據了解,台塑、台聚及亞聚看好PE行情將延燒至明年農曆年前,目前都不願接大訂單,改以小單方式逐步釋出產能,藉此提高獲利空間。
18.玉米缺貨 大成福壽看旺
美國農業部11月份最新報告出爐,農作物供需缺口持續惡化,其中小麥的庫存/消費比在今年首度跌破26%的安全警戒線,而玉米供需缺口更擴大為不足1879萬公噸,恐進一步助長大宗物資族群漲風。
群益投顧發表最新報告,看好飼料價格將持續調漲,首選以飼料產品為主的大成(1210)、福壽(1219)將是最大的受惠對象,並預估兩家公司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分別為1.89元與0.8元,明年更將進一步上看2.16元與0.97元。
昨(12)日受到台股重挫逾1 20點,大宗物資族群普遍收跌,其中大成下跌0.45元,以32.8元作收,福壽下跌0.3元、收盤價為14.75元。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昨日大陸的原物料產品報價幾乎全面被打至跌停板,玉米、黃豆油、砂糖等也不例外,顯示市場看法多空分歧。
群益投顧表示,受到國際玉米價格走高,國內飼料價格自下半年迄今已成功三度調漲售價,由於美國決定採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 (QE2)來刺激經濟復甦,預期美元弱勢仍將持續,加上國際熱錢肆虐、全球氣候異常導致農作物欠收、及油價走揚將激勵生質能源對玉米需求成長,各項因素都使玉米需求更加強勁
因飼料原料中以玉米占比高達六成最高,而黃豆粉占比也達20%,相關業者獲利深受國際玉米、黃豆粉價格波動影響,若飼料持續調漲,以飼料產品為主的相關廠商將是最大的受惠對象,而飼料占大成、福壽營收比重均超過50%,預估大成與福壽下半年的獲利將分別較上半年成長48%與120%
福壽產品以飼料、沙拉油為主,累計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0.45元,除了本業賺錢,業外認列中聯油脂的獲利與轉投資股息進帳也是關鍵。
大成是國內最大的飼料與白肉雞畜養業者,第三季單季每股稅後純益超過0.8元,並帶動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達1.66元。包括反應成本而漲價,新台幣升值認列1,800萬元匯兌收益,以及第三季股息收益超過6,000萬元都是第三季獲利成長關鍵
19.中國水泥價格再漲7% 台泥、亞泥 Q4獲利添動能
限電加上煤價上揚反映成本,中國大陸水泥價格11月底,包括華中、華南地區,再漲7%-10%,台泥(1101)、亞泥(1102)及國產(2504)第四季獲利可望再增加5-8%。法人預估,台泥中國今年度賺5億元人民幣的目標應可達成。
中國大陸煤價上漲15%左右,轉嫁成本,福建地區水泥價格本周再漲30元人民幣,而廣西、廣東在月底或12月,也計畫調漲40元左右。
至於主要市場在江西、湖北、四川地區的亞泥中國,由於供不應求,下周水泥價格也將調漲25-35元人民幣。
台泥國際9月獲利已創歷史新高,市場預估,第三季的獲利將可達2億元人民幣,比上半年的1.2億元還要多。
第四季,在福建、廣東、廣西水泥價格漲價下,雖然成本因煤價上漲,毛利會有小幅下滑;不過,因台泥國際遼寧、貴州及江蘇句容的產能開出,所以,市場認為,整體來看,台泥中國大陸第四季的獲利還是會比第三季高。
20.揚智 估第4季營收季減18.5%
△STB晶片廠揚智(3041)昨(12)日公告第4季財測,根據公告揚智第4季營收預估將落在7.74億元,營業毛利為3.6億元,若從新版財測來看,揚智第4季營收將比第3季下滑18.5%,毛利率由上季的47.5%降至46.5%,單季每股稅後盈餘0.41元,今年全年每股稅後盈餘為3.06元。
21.高價股F4/碩禾周四掛牌 台股又要大洗牌…
台股高價股的F4寶位,現在正流行「大風吹」隨時換人坐!繼宸鴻TPK(3673)10月底掛牌衝破500元大關,氣走高價F4俱樂部成員聯發科(2454) ,順利成為新高價F4探花,只是,隨著本周四(18日)太陽能導電廠碩禾(3691)將以每股500元價格掛牌上櫃,高價F4排名即將面臨大洗牌!
據上周五最新統計,國內高價股的四大天王排名,依序為股王宏達電(2498)764元、股后大立光(3008)603元,TPK的555元及晶華(2707)的486元分居三、四名,事實上,11月1日TPK還落居在晶華之後,本周名次向前,看得出高價F4排名競爭白熱化。
宸鴻上市話題不斷,不僅承銷價220元刷新近年紀錄,中籤率僅有1.3%,掛牌當日氣勢如虹,開盤即衝上500元,投資人現賺28萬元,二度蜜月行情,也讓宸鴻成為近期市場新寵,只是,這些最新紀錄維持不到1個月,即將被碩禾打破。
碩禾上櫃承銷價500元,釋出的抽籤張數最高僅888張,抽籤人數超過18萬人,中籤率僅0.49%,比宸鴻還低,以周五興櫃成交價695.5元計算,等於投資人只要抽中一張碩禾,現賺19.5萬元。市場認為,碩禾一上櫃,將直接挑戰宏達電股王寶座,晶華勢必瞬間被擠下,只能屈居第五,昔日股王聯發科,更可能連前五名都擠不上。
高價股大洗牌的戲碼,年年上演,投資人卻還是看不膩,每當新股上陣,總會引起一陣市場騷動,碩禾上櫃承銷價500元,挑戰700元不是問題,三大法人會如何在這場股價廝殺戰中進出高價股,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外資分析師坦言,高價股地位是否會被動搖,看得不是新股股價表現有多好,主要還是看個別產業的發展性,以及個股的基本面。
22.電子書掀降價風 概念股High
電子書因應耶誕旺季再掀降價風,Kobo開出99.99美元的破盤價,預期將帶動亞馬遜、Sony等業者跟進,法人指出,電子書低價迎戰跟平板電腦大戰,可望讓國內相關概念股受惠。
鴻海、友達因為平板電腦及電子書商機通吃,受益最多;元太、振曜第四季出貨可望也旺翻天。
根據Bestbuy預估,今年耶誕節熱賣科技商品前五名,包含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體感遊戲機及連網電視。亞馬遜自2007年推出第一款電子書Kindle以來,連續三年耶誕節期間賣到缺貨;但今年電子書將面臨來自平板電腦的競爭,蘋果推出的iPad熱銷,三星及優派也推出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來勢洶洶,市場預期,亞馬遜要出奇招才能保持連四年賣到缺貨的紀錄。法人分析,價格是最好的競爭利器,加拿大線上電子書業者推出Kobo只要99美元的新低價,Sony 5吋電子書售價也下殺至98.88美元,亞馬遜新款Kindle電子書如果打出驚艷價格,亞馬遜也可能以99美元低價來出清舊款電子書庫存。
振曜董事長呂俊德分析,由於電子書降價刺激銷售,因應耶誕節主要客戶打出低於100美元的價格,符合一般民眾購買禮物預算,也與動輒400美元到800美元的平板電腦拉開價格差距,已明顯帶動電子書出貨量成長,今年全球電子書銷售量仍可維持1,000萬台,預估明年可望上看2,000萬台到3,000萬台。
24.電線電纜股 大開「銅」樂會
非鐵金屬銅明年供需轉趨吃緊,ICSG(國際銅研究小組)估缺口達40萬公噸,市場認為銅價有機會突破每公噸1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讓用銅量大的電線電纜族群可能受惠低價庫存效應,躍居主流概念股。
金屬中心認為,觀察LME銅庫存量從2月的55萬公噸高點一路下滑,上周已降至36萬公噸,如果供需狀況未改善,銅價站上每公噸1萬美元可能性很高。ICSG也預測,大陸和亞洲市場今年對銅的需求小幅成長,全球銅供應過剩2萬公噸,但明年隨經濟活動上升,銅將供不應求,精煉銅缺口將達40萬公噸。
銅是今年走勢最堅強的非鐵金屬,價格從6月每公噸約6,000美元漲目前的8,835美元,漲幅逼近五成。金屬中心指出,包括弱勢美元、亞洲需求穩定、產區罷工、主要礦區產能利用率低和天災頻傳等因素,都是促使銅價飆升的原因。
國內使用銅最大量的為電線電纜族群,銅占成本超過50%,其中華新麗華一年兩岸的用銅就達65萬公噸,換算每個月超過5萬公噸,其他包括板材類的第一銅、電線電纜中的大亞、華榮等,都是相關概念族群。除電線電纜,像是製鎖的福興、東隆,及水龍頭大廠成霖等,也都是銅使用者,業者如在低點採購補進庫存,銅價上揚時可受惠低價庫存效益。
25.鎳價持穩 允強、彰源利多
美元弱勢,非鐵金屬看漲,不銹鋼主要原料之一的鎳,明年因新產能開出,供需轉趨平穩,價格波動可望趨緩,市場估明年鎳均價約在每公噸2萬美元,法人指出,只要鎳價維持穩定,不銹鋼族群如允強、彰源等營運可望因而增添利多。
生產每公噸不銹鋼僅要用到80公斤的鎳,但鎳占不銹鋼的生產成本比重卻達五成以上,因此鎳價起伏是左右不銹鋼成本與價格的關鍵。
今年鎳價波動震盪激烈,從年初每公噸1.8萬美元衝至4月的2.7萬美元,兩月後跌到1.8萬美元,之後則再反彈,漲跌幅度都超過五成。但9月開始,鎳價就在每公噸2.1萬至2.4萬美元間震盪,價格逐漸穩定,呈現緩漲走勢。
不銹鋼廠主管認為,上半年鎳價大幅震盪,非常不利廠商操作及下游購料,加上上游燁聯、唐榮現在一個月開兩次盤,造成外銷接單十分困難;如果鎳價可以緩漲,提高公司獲利穩定度,有利整體產業發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