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01 07:16

財經青紅燈》美債現在沒什麼人

2025/07/01 05:30  
在投資市場,有句俗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形容當市場都追逐同一個標的時,往往是行情即將反轉時,也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The Herd Effect);相較於去年跨國債券型規模大增兆元,一堆投資人搶著擠到人多的地方,今年以來規模是「倒退嚕」,嚇跑了一票投資人,或許沒什麼人就是進場好時機。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去年國內股票型ETF從1.4兆倍增到2.7兆、跨國債券型(主要投資標的為美國公債或公司債)從2兆大增至3兆;今年起,股票型ETF持續從2.7兆增至5月底的2.9兆,但債券型ETF卻因美債殖利率飆升,且新台幣升值匯損,造成淨值大減,規模從3兆大減至2.6兆,一堆去年搶進的「債蛙」淌血,若是拉高槓桿「疊券」操作,更是虧到脫褲。
另根據《彭博》彙編數據,今年在台灣掛牌的美債ETF相關產品,出現約33億美元(約新台幣950億元)的資金淨流出,是2020年來最大資金撤離潮,撤離規模也遠超過其他亞洲市場;再以指標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國泰20年美債(00687B)來看,今年前5月規模合計大減逾新台幣1200億餘元,去年還是人聲雜沓、如今卻是鴉雀無聲。
目前市場對美元資產看法兩極,明顯是唱衰聲量遠大於看好。以前陣子小摩CEO戴蒙的「美債懸崖」論點為例,雖是警告美債將在政府債務不斷上升的重壓下崩潰,但目的卻是要求鬆綁美國銀行業的補充槓桿比率(SLR)及其他監管規定,讓銀行可更積極扮演造市者角色;美國財長貝森特雖吐槽戴蒙類似論調說過好幾次、沒有準過,但也允諾調整SLR規定。
美債有四大買主,分別為聯準會、美國商業銀行、外國投資者與美國居民,除外國投資者因當前地緣格局與對美債可持續性的擔憂,支持不如以往堅定,但美債若崩潰,將對其他買主造成不可承受的致命打擊,這也是橫衝直撞的川普2.0最大的軟肋;那您認為美債崩潰機率會有多高呢?(高嘉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