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5 10:56
台積電:實體AI是下一波發展趨勢 2030年機器人市場規模達350億美元
中央社
2025年5月15日 週四 上午10:43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5年5月15日電)台積電 (2330) 台灣技術論壇今天登場,亞太業務處長萬睿洋表示,繼生成式AI、代理型AI之後,實體AI將是下一波發展趨勢,如AI人形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預期2030年全球AI機器人市場將突破350億美元規模,2030年每10輛汽車中就有1輛是自動駕駛。
萬睿洋說,人工智慧(AI)發展日新月異,2024年AI驅動的連結性和運算技術取得重大的突破,並以此獲頒兩項諾貝爾獎,一項是機器學習領域做出卓越貢獻,一項是在預測蛋白質結構研究中取得重大的突破。諾貝爾獎表彰人類的智慧,如今認可AI的變革潛力。
萬睿洋表示,AI正在推動一個嶄新的探索時代,加速人類進步的腳程,幫助腦神經科學家加速診斷腦瘤,協助天文學家在宇宙中搜尋下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也幫助地球物理學家預測自然災害,下世代AI將繼續改變各種產業,從自動駕駛、智慧製造到個人的醫療保健等。
他說,生成式AI為人類創造價值,未來有望改變超過40%的日常工作活動,為人類的創造力加值,生成文字、圖像、音訊和影片,或簡化決策的過程,以及提高生產力,估計在2028年前代理式AI將會處理超過15%的日常工作決策,如設計個人化旅遊計畫。
萬睿洋表示,實體AI將是下一波發展的趨勢,如AI人形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與真實世界的互動,預期2035年將有13億台AI機器人被運用在真實世界,到2050年將達到40億台機器人,其中有6.5億台是人形機器人。
萬睿洋預期,2030年全球AI機器人市場可望突破350億美元規模,2030年每10輛的汽車中就有1輛是自動駕駛。
萬睿洋表示,隨著AI浪潮從雲端到邊緣,將變得更容易運用和大眾化,並將重塑半導體的產業格局,要實現AI的民主化,需要更強大的算力及更好的能源效率。
展望未來,萬睿洋說,需要一個能效更好的電晶體,和更小的尺寸,無論是在龐大的數據中心或是在微型的邊緣裝置上,表現都一樣的出色穩定,並降低成本,同時滿足計算需求,並發揮強大的效能,台積電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持續推動先進電晶體和創新。
萬睿洋表示,台積電成功整合所有必要元素,包括先進邏輯製程技術、先進3D矽堆疊與封裝技術。特殊製程技術和矽光子技術這些關鍵要素,使台積電能夠保持業界領先地位。
萬睿洋指出,台積電2024年亞太地區客戶使用超過180萬片晶圓,實現超過2400項產品,約占台積電總營收10%,並創造超過300個新產品,即將進入量產,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契機。(編輯:張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