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2025-05-14 07:00
英特爾財務長坦言新晶片製程技術的訂單「有限」(圖:Shutterstock)
據《路透》報導,英特爾 (Intel)(
INTC-US) 財務長 David Zinsner 周二 (13 日) 表示,目前選擇使用英特爾即將推出的製程技術的外部客戶數量仍不多,預計生產的處理器數量「並不顯著」。
Zinsner 在波士頓舉行的摩根大通全球科技、媒體與通訊大會 (J.P. Morgan"s Global Technology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上指出,目前以英特爾新的製程技術為外部客戶生產的晶片「承諾訂單量」仍很有限。
總部位於加州聖塔克拉拉 (Santa Clara) 的英特爾正致力於成為晶片代工廠,但其最新的 18A 與 14A 製程技術進展不順。
不過,英特爾上個月曾表示,已有數位客戶計劃使用該新製程製作測試晶片。
Zinsner 表示,「我們會拿到一些測試晶片的訂單,但也有一些客戶會在測試後退出…… 所以目前的承諾量確實不高。」
根據今年 3 月的報導,人工智慧 (AI) 晶片領導廠商輝達 (Nvidia)(
NVDA-US) 以及客製化晶片製造商博通 (Broadcom)(
AVGO-US) 正與英特爾進行製造測試。
Zinsner 補充稱,英特爾的晶圓代工部門預計將於 2027 年實現損益兩平,屆時需要靠外部客戶貢獻約 10 億至 50 億美元的營收,才能達到這項目標。
該晶圓代工部門今年第一季 (截至 3 月) 營收為 47 億美元,年增 7%。但其中大部分收入仍來自英特爾為自家產品生產的晶片。
新任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肩負扭轉英特爾多年來失誤的重任,他保留了英特爾自行生產晶片並同時替他人代工的策略。
Zinsner 在會議中表示,「可以說,陳立武目前並未考慮做出大幅改變。」
目前為止,陳立武已簡化公司架構,並將策略重點放在聚焦核心業務,包括拆分部分非核心資產,例如 Altera 的股份。
英特爾股價周二收漲 1.7%,報每股 22.56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