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21:24

財政部統計,2024年職業表演娛樂稅,較3年前增加逾6倍。(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近年演唱會經濟爆發,帶動娛樂稅增加。根據財政部統計,2024年「職業表演」娛樂稅徵收件數較2021年增加2.2倍,稅額更由0.4億元暴增至2.86億元,增加逾6倍,主要來自大型演唱會娛樂稅,台北市及高雄市娛樂稅最大來源都是職業表演。
財政部統計處說明,娛樂稅屬於地方稅,地方政府依法徵收娛樂稅項目,包括電影、演唱會、KTV、電動玩具、夾娃娃機、高爾夫球等,實際徵收稅率由地方政府訂定,並報財政部核備。隨時代變遷,各地方政府為鼓勵休閒娛樂活動、促進經濟及就業,近年紛紛採取稅率減半或免予課徵部分項目,目前除「舞廳、舞場」最高稅率25%外,其餘項目均介於0%至10%。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財政部指出,2021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全國實施三級警戒,多數縣市停徵或減徵娛樂稅,課徵家數下探至1萬8659家、年減13.7%,2024年底為2萬1421家,但仍不及疫情前2019年底的2萬1985家。
財政部表示,因疫後國內外知名藝人紛紛舉辦大型演出,演唱會市場復甦力道強勁,2024年職業表演娛樂稅徵收件數較2021年大增2.2倍;KTV、遊樂園也在疫後漸入佳境,2024年徵收家數較2021年分別增加25.6%及16.3%。
不過,網咖、高爾夫球場及電影院等娛樂場所,2024年徵收家數較2021年減少,其中網咖家數減少15.2%。財政部析,主因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普及與手遊APP日益多元,改變消費者行為模式;此外,近年線上串流平台發展,也使觀影不再侷限於電影院,電影院娛樂稅徵收家數減少近1成。
財政部指出,2021年在疫情衝擊下,娛樂稅稅收萎縮至11.6億元,創1995年以來最低,所幸疫後復甦反彈,2024年娛樂稅20.9億元、創歷年新高。各項目中,往年稅收貢獻前3名均為夾娃娃機、高爾夫球、KTV,隨國內大型展演場館陸續開幕,疫情後沉浸式體驗商機升溫,演唱會不論規模及場數均較過去盛大,2021年職業表演占比僅3.4%,2024年增至13.7%、躍升至第4名,電玩小鋼珠店、網咖等占比則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