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8 18:00
日本聚焦生物製造等三大領域,推動生物科技在廣泛社會應用
日本企業積極推動生物製造
據媒體報導,日本產官學各界為避免過度依賴化石資源、糧食危機,以及難治疾病等問題,積極推動以微生物為原料物質的生物科技應用日益受到重視。據日方統計,全球生物科技市場規模預估超過120兆日圓,面對美國、歐洲及中國等生物科技產業競爭,日本政府於2024年擬定「生物經濟戰略」,聚焦在生物製造、農林水產業及生物製藥三大領域,推動生物科技在廣泛社會應用。
鑒於化學產業碳排量大,業界面臨自傳統製品調整為環保「綠色產品」的轉型壓力,日企Kaneka目前供應日本星巴克咖啡連鎖店所需之生物可分解塑膠吸管,其生產過程採用傳統化學工廠設備,透過大型發酵槽進行大規模微生物培養,培養過程以植物油為餌料,生產可藉由微生物分解的樹脂塑膠原料。新材質觸感與傳統塑膠相近,能在土壤或海水中自然分解。該公司目標是實現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終極生物塑膠」。
媒體表示,產業諮詢公司預估2040年全球在材料與能源等領域的生物製造市場將超過120兆日圓。美國、歐盟與中國等國家積極對生物科技產業加強投資,包括基因改良等生物技術並廣泛應用於材料及食品等領域。
因應全球人口增加,預估2050年全球蛋白質市場需求將較2020年增加1.4倍,但以目前畜牧養殖肉類與魚類的生產供應量可能趕不上市場需求。日企味之素公司位在川崎市的研究所進行研發微生物發酵替代蛋白質的生產技術,且已獲得日本政府補助。
市場專家表示,使用微生物當作生產原料的量產仍存在高技術門檻,日企日揮控股目前與神戶大學衍生新創企業Bacchus Bio Innovation合作,目標建立微生物開發至發酵過程的一貫式開發系統。
日本製紙公司也正著手利用造紙用木質材料生產生物乙醇等技術,積極取得聯合國專門機構SAF原料減碳效益認可等國際認證,目標是將再生航空燃料(SAF)商業化。SAF用生物乙醇須從零開始整備,包括技術開發、認證至流通體系等供應鏈,日本製紙未來將與Green Earth Institute、住友商事合作,共同設立製造銷售公司。(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