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2 05:54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恐引發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危機與停產憂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21 21:00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恐引發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危機與停產憂慮(圖:shutterstock)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近期針對稀土礦物實施的出口管制,已在歐洲和日本的汽車產業中引發對供應短缺和生產停頓的嚴重擔憂。此舉被視為是對美國總統川普大幅提高中國商品關稅的直接回應。

由於關鍵磁鐵的庫存極為有限,許多企業正急於囤積庫存並尋找替代供應商,以避免潛在的重大衝擊。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擴大了本月稍早實施的出口限制,將七種關鍵稀土元素和磁鐵納入管制範圍,這些物質對於生產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和軍用飛機至關重要。政府官員、市場交易員和汽車產業領導者都對當前庫存可能在三到六個月內耗盡表示擔憂,並預計各公司將爭相尋找額外資源以防止大規模的生產延誤。

法蘭克福金屬交易公司 Tradium 的金屬交易員 Jan Giese 警告說,許多汽車製造商及其供應商的磁鐵庫存僅夠維持兩到三個月。Giese 說:「如果我們在那段時間內,或者接近那段時間內,看不到磁鐵運往歐盟或日本,那麼我認為汽車供應鏈將出現真正的問題。」

據報導,中國最新的出口管制重點是可用於製造耐高溫高性能磁鐵的「重」和「中」稀土。這些元素,如鏑、鋱和釤,對於先進的軍事硬體以及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馬達、轉子和變速器至關重要。

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級汽車業主管警告稱,這些關鍵礦物的限制將對特斯拉和所有其他汽車製造商產生重大影響,他將這次出口管制的嚴重程度評估為十分之七或八。

他指出:「這是一種報復形式,中國政府可以藉此表示,『好吧,我們不再在關稅上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但我們會傷害你們美國,並鼓勵企業遊說你們自己的政府改變關稅政策』。」

儘管稀土金屬在地殼中含量相對豐富,但以符合成本效益和環境友善的方式開採卻非常困難。目前,中國幾乎壟斷了重稀土的加工。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23 年約有 90% 的精煉稀土來自中國。

雖然包括日本在內的國家一直在尋找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方法,但建立新的供應鏈面臨著諸多難以克服的挑戰。分析人士強調,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具備重稀土分離能力的國家。為擺脫對中國重稀土的依賴,日本等國將希望寄託於澳大利亞的萊納斯公司,該公司計劃在 2025 年中之前擴建其在馬來西亞的工廠以生產鏑和鋱。然而,即使如此,要完全建立替代供應鏈仍需時間。

《紐約時報》早在 2010 年中國對日本實施稀土禁運後就指出,美國已意識到依賴中國稀土供應可能帶來的風險。然而,過去 15 年來,美國在政策制定和產業發展方面進展緩慢,加上國內稀土礦的發展受到環境法規等問題的限制,以及企業因成本和市場因素不願投資稀土產業,導致美國至今在稀土加工和磁鐵生產等方面仍然高度依賴中國。

中國強調,此次實施出口管制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並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然而,西方業界人士對此舉可能造成的供應鏈中斷和經濟損失表達了強烈的擔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