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董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12 11:06

貿易戰2.0再起 幣安研究院揭加密市場未來三大關鍵觀察

貿易戰2.0再起 幣安研究院揭加密市場未來三大關鍵觀察
  • 2025.04.11 
  •  
  • 21:34 
  •  
  • 工商時報  黃于庭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川普關稅政策讓全球市場重新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的壓力。幣安研究院最新報告指出,有經濟學家警告,若全球掀起報復性關稅潮,不僅可能導致高達1.4兆美元的經濟損失,更可能使美國陷入人均GDP下滑與停滯性通膨風險。聯準會(Fed)也恐陷入兩難,須在抗通膨與穩經濟之間權衡利率政策,進一步推升市場不確定性。對於加密市場而言,未來有三大面向需考量,包括宏觀因素、比特幣重回避險資產地位的可能,以及其多元配置的價值。
幣安執行長鄧偉政表示,貿易保護主義的復甦為全球市場帶來顯著的波動,而加密貨幣也不例外。在短期內,這種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往往會觸發避險(risk-off)反應,投資者會撤回資金,觀望在增長、政策和貿易方面的情勢發展。
然而,鄧偉政說,從長遠來看,這種環境也可能加速人們對加密貨幣作為非主權價值儲存手段的興趣。許多長期持有者仍認為比特幣和其他數位資產在面臨經濟壓力和政策變動背景下更具有韌性。
加密市場將持續受多重宏觀變數牽動。首先,市場密切觀察比特幣在當前避險敘事中的角色重塑。過去數月來,比特幣與股市的短期相關性走高,反映其逐漸被視為風險資產而非獨立避險工具;不過,當全球流動性壓力趨緩,比特幣與傳統資產的關聯性仍有望回歸低度模式,重新凸顯其「數位黃金」定位。特別是在聯準會可能轉向降息、而通膨仍高的背景下,比特幣作為「硬通貨」的抗通膨價值,有望再次吸引市場資金。
此外,報告指出,長期持有者對比特幣的持倉行為仍具韌性,顯示其市場信心未被近期波動動搖。隨著市場進入對保護主義與長期通膨風險的重新定價階段,加密資產能否重拾低相關性與多元配置價值,將成為投資組合管理的重要關鍵。
幣安研究院提醒,未來幾個月需密切留意三大宏觀催化因素:第一,貿易政策進展是否擴大,例如中美談判升溫或意外的減稅消息;第二,核心通膨數據若繼續上行,可能強化停滯性通膨憂慮;第三,全球經濟成長若顯著放緩,將進一步加劇市場避險情緒與波動性,對風險資產包括加密貨幣構成挑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