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實力養成   發佈於 2024-10-16 13:09

在地製造 強化台灣藥品供應安全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隨著全球藥品市場的變遷及供應鏈挑戰日益增加,時常都有原廠藥揚言退出台灣的聲音。製藥公會、製藥發展協會、學名藥協會今(16)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原廠藥會退出市場的原因有很多,借鑒世界各國在推動藥品和原料藥在地生產政策,提升本國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韌性。台灣可以結合本地的產業特點和需求,推動更加全面的國產學名藥生產與藥品原料在地化政策,以確保國內藥品市場的長期穩定供應。 隨著全球藥品市場的變遷以及供應鏈挑戰日益增加,時常都有原廠藥揚言退出台灣的聲音。事實上健保1995年上路,2003年開始就有阿斯匹靈等原廠藥抱怨藥價過低,被迫退出健保。事實上原廠藥會退出市場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價格因素,專利保護過期、市場需求變化、學名藥競爭、進口成本增加都可能是退出市場的原因。 依經濟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藥品及醫用化學品進出口統計金額2023年出口值17.8億美金、進口值66億美金,藥品貿易逆差達48.2億美金,2022年受疫情影響大量進口新冠疫苗關係,貿易逆差更高達67億美金。顯示台灣醫藥品依賴進口程度相當大,若遭遇戰爭衝突,對社會防衛韌性是極大的挑戰。 台灣處在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如何避免缺藥,醫藥供應基本性的自給自足應是政府中重要的課題。某本土藥廠也舉例,幾年前曾有客戶來洽談從台灣出口藥品到葉門,但因為葉門長期處於內戰狀態,公司內部審核程序時,因為擔心收款問題,決定放棄這筆生意。換位思考,若台灣真的發生危機,又有多少國際藥廠能堅持信賴台灣,總公司願意放行出貨給台灣?或是台灣又只能靠人道捐助藥品一途? 因應國際區域衝突不斷,各國近年開始強化短鍊供應韌性安全,美國、歐盟、英國、日本都不約而同推出鼓勵藥品在地生產政策,確保藥品供應的可近性,保障民眾用藥穩定。 台灣的衛福部與健保署也預計在今年推出藥價改革政策,希望從健保核價與調價的政策引導,穩定醫療必要藥品供應以避免缺藥,同時鼓勵使用國產原料藥及在台製造、鼓勵在台臨床的數據支持、P4學名藥等藥價加成措施,不僅鼓勵國產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及國產新藥,同時希望原廠藥也能在台製造或委託在台生產,與歐盟、美國一樣,以鼓勵在地生產來強化藥品供應安全。 對於進口學名藥,製藥公會則建議應比照國產學名藥在台執行BE,確立無族群人種差異維護民眾用藥安全,若未在台灣執行BE,健保核價應調整為BE品項的80%。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