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4-08-25 02:31

買0050真是追蹤大盤指數?台積電佔大盤3成、卻佔它55%「極度扭曲」達人2招解決

11:01 2024-08-24
旺得富理財網 旺得富編輯中心

0050的第一大成分股台積電佔比高達55%,引發達人未必能準確追蹤大盤指數的質疑。(照片來源/達志影像)

買元大台灣50(0050)真能準確追蹤台股加權指數?根據元大投信網站,0050持股台積電(2330)的佔比已經來到55%,遠遠超過其在加權指數的34%比重,這麼極度扭曲的配置,要避開全數重壓在台積電或是半導體個股,達人建議有2種投資方式。

玩股網專欄作家「玩股小博士」表示,雖然0050要追蹤台股加權指數,但兩者其實已經越差越多,台積電佔大盤比重3成多,但0050已經買超過5成以上,等於多配置了2成以上資金。


此外,0050買的是台灣最大50家上市股票,但現在900多家成長也都不小,只靠50檔龍頭股配置,就想複製1千檔組成的加權指數,根本是天方夜譚。

如果還想要追蹤大盤指數、買市值型ETF的投資人,「玩股小博士」建議有2個方式,一是直接買台積電到總資產的3成,另外7成買沒有台積電的ETF或個股,而這些資金不能買太多半導體相關產業。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持續買進0050,但要加入更多不同族群或中型100ETF如元大中型100(0051),以6成資金配置0050,這樣換算台積電約3成多;其餘4成則買進0051。這樣就解決了買ETF本來是想分散投資,現在卻等於完全在買台積電的困境。

以下是「玩股小博士」的文章分享:

根據元大投信最新公布,0050最新持股個股揭露,第一名台積電(2330)55.32%、第二名鴻海(2317)5.01%、第三名聯發科(2454)4.31%,第四名台達電(2308)2.06%,第五名廣達(2382)1.85%,前三大持股已經超過6成以上的比例。

回頭再看加權指數組成的現況,第一名台積電(2330)佔比34.43%,第二名鴻海(2317)3.9%,第三名聯發科(2454)2.77%,第四名富邦金(2881)1.63%,第五名台達電(2308)1.53%。一樣把前三大加總起來,大約是4成。

如果說買0050要追蹤指數,現在其實已經越差越多,台積電佔比大盤3成多,但0050買超過5成以上,多配置超過2成以上的資金,這樣兩者投資還有一樣嗎?買ETF追蹤指數?

再以台股加權指數來說,半導體族群佔整體4成多的權重,結果0050半導體持股超過6成,這現象產生非常嚴重扭曲的乖離,為什麼有這種現象?難道0050不知道它應該要配合台股權重持股嗎?這樣的ETF集中持股台積電的風險極高,身為ETF操盤人為何都不調整?就個人認為有3個原因。

1.換股速度慢:首先是台股權重變化非常快,每天漲跌會讓台股結構跟著浮動,指數投資的ETF當然完全跟不上換股速度,尤其0050每個季底才換股一次,別忘記台股開始越來越高,市場震盪及週期也不是什麼半年、一年,只要一個月就能出現崩盤整理再V轉,所以換股速度真的追不上大盤。

2.持股數量少:0050就只能買台灣最大的50家上市股票,但你知道嗎?上市股票現在已經接近1千家,所以只買前50大的龍頭沒問題,但問題是後面9百多家也是會跟著成長,只靠龍頭股配置,想用50檔股票複製1千檔組成的產業比重,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因為如此,台積電買到這麼扭曲的比重,或許就是想把自身ETF配置往大盤的產業配置比重拉正。

3.被動投資:千萬不要忘記最大的重點,0050重點還是在「指數投資」,以前股市的高低價差也沒這麼大,所以只要買進50檔確實就能追上大盤的真實情況,再來是指數投資就是被動投資,指數怎麼變,ETF就是跟著買而已,全部都套公式,所以也不用期待ETF會去思考如何貼近大盤,0050就是會這樣持續下去。

但這也不是沒解法,畢竟0050目前規模已經逼近4000億元,其實也不一定要侷限在50檔持股,現在上市股票已經接近千家,想更有效率複製大盤的話,其實可以擴張到上市前百大持股,甚至是上市前150大持股,把中型股也納入,畢竟這幾年有一卡車的中小型股因為獲利大賺錢,股價飆到歷史新高價,就衝入前五十大,但沒多久的時間,股價下殺又掉出前段班行列,與其這樣子搞,那麼一次多買一些權值股是不是更好?

目前0050實在極度扭曲,買ETF本來想分散,結果現在也等於在買台積電,如果真的是這樣子,我會有兩種策略投資:

第一種:直接買台積電到總資產3成,另外7成買沒有台積電的ETF或個股,但這些資金就不能買太多半導體相關的產業。

第二種:持續買進0050,買進更多不同族群或中型100 ETF(0051),舉例來說,以1百萬來看,花60萬買0050,這樣換算台積電持股成分就是3成多,剩下40萬買0051,這樣正好就能解決前面我所說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由「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基金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