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Dee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06-04 16:57
初學行人易入險道,為惡知識所攝受(占察善惡業報經節錄)
本帖最後由 ADee 於 10-06-12 23:48 編輯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
眾生得離怯弱?」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當知初學,發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
於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常以方便,宣顯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
弱,是故號我為善安慰說者。
云何安慰?
所謂鈍根小心眾生,聞無上道最勝最妙,意雖貪樂,發心願向,而復思念
求無上道者,要須積功廣極,難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數長遠,於生死中
久受勤苦,方乃得獲,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我即為說真實之義,所謂一切諸法,本性自空,
畢竟無我,無作無受,無自無他,
無行無到,無有方所,亦無過去現在未來;
乃至為說十八空等,無有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定實之相而可得者;
又復為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
如水中月,如鏡中像,
如乾闥婆城,如空谷響,如陽焰,
如泡,如露,如燈,如目曀,如夢,如電,如雲;
煩惱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滅;
又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無滅;
自性寂靜,即是涅槃。
如此所說,能破一切諸見,損自身心執著想故,得離怯弱。」
「復有眾生,不解如來言說旨意故而生怯弱。(因此謗法)
當知如來言說旨意者,所謂如來見彼一實境界故,
究竟得離生老病死眾惡之法,證彼法身,常恒清涼,
不變異等無量功德聚,復能了了見一切眾生身中,
皆有如是真實微妙清淨功德,而為無明闇染之所覆障,
長夜恒受生老病死無量眾苦。
如來於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使一切眾生離於眾苦,同獲法身第一義樂。
而彼法身,是無分別離念之法。
唯有能滅虛妄識想,不起念者,乃所應得。
但一切眾生,常樂分別取著諸法,以顛倒妄想故而受生死。
是故如來為欲令彼離於分別執著想故,說一切世間法畢竟體空無所有;
乃至一切出世間法,亦畢竟體空無所有。
若廣說者,如十八空。
如是顯示一切諸法,皆不離菩提體。
菩提體者,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有無俱;
非一,非異,非非一,非非異,非一異俱,
乃至畢竟無有一相而可得者,以離一切相故。
離一切相者,所謂不可依言說取,
以菩提法中,無有受言說者,及無能言說者故;
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無有能取可取,無自無他,離分別相故。」
「若有分別想者,則為虛偽,不名相應。
如是等說,鈍根眾生不能解者,謂無上道如來法身但唯空法,
一向畢竟而無所有,其心怯弱,畏墮無所得中,
或生斷滅想,作增減見,轉起誹謗,自輕輕他。
我即為說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淨功業。
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
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如是等說,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又復愚癡堅執眾生,聞如是等說亦生怯弱,
以取如來法身本來滿足,非修非作相故,起無所得想而生怯弱,
或計自然,墮邪倒見。(天然外道)
我即為說修行一切善法,增長滿足,生如來色身,得無量功德清淨果報。
如此等說,令離怯弱,是為安慰。
而我所說甚深之義,真實相應,無有諸過,以離相違說故。
云何知離相違相?
所謂如來法身中,雖復無有言說境界,離心想念,
非空非不空,乃至無一切相,不可依言說示,
而據世諦幻化因緣,假名法中,相待相對,則可方便顯示而說。
以彼法身,實無分別,離自相,離他相,無空,無不空,
乃至遠離一切諸相故,說彼法體為畢竟空無所有,
以離心分別,想念則盡,無一相而能自見自知為有,
是故空義決定真實,相應不謬。」
「復次,即彼空義中,以離分別妄想心念故,
則盡畢竟無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實故,即為不空,
所謂離識想故,無有一切虛偽之相,
畢竟常恒,不變不異,以更無一相可壞可滅,離增減故。
又彼無分別實體之處,從無始世來,具無量功德,自然之業,
成就相應,不離不脫故,說為不空。
如是實體功德之聚,一切眾生雖復有之,但為無明曀覆障故,而不知見,
不能剋獲功德利益,與無莫異,說名未有。
以不知見彼法體故,所有功德利益之業,非彼眾生所能受用,不名屬彼。
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對治諸障,見彼法身,然後乃獲功德利益,
是故說修一切善法,生如來色身智身。」
「善男子!如我所說甚深之義,決定真實,離相違過,當如是知。」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說如此等殊勝方便深要法門時,
有十萬億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堅信位;
復有九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一切大眾各以天妙香華供養於佛,及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
眾生易入險道可參照以下經文:
地藏菩薩本願經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受惡知識邪見誤導,來生墮三惡道)
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獅子、蚖蛇蝮蠍。(外道藏密喇嘛教、斷見、常見…)
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
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
而語之言:
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
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斷送法身慧命)
是迷路人亦生感重。臨別之時,知識又言:
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
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
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
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
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