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 週一 上午7:00
談話聲音溫暖而堅定的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2022年回歸全球跑透透的行程,首要重心聚焦電動車領域,完全反映集團策略與重心,不僅6月親自拜訪印度、印尼、泰國總統與總理,更在11月再訪印尼,參加G20(20大工業國集團)高峰會,走過雅加達、曼谷、新德里的街頭,劉揚偉思考的是,如何透過電動車,讓年營收達6兆新台幣的鴻海再次成功華麗轉型。
不論是鴻海年度股東會、季度法說會,甚至每年度鴻海集團盛事科技日活動,劉揚偉都把握機會,向外界不只一次談到「電動車是百年一遇的機會」!並且重申2025年集團電動車全球市占率力拼5%,若以研調機構統計2025年全球電動車產量將達2500萬輛,5%市占率約達125萬輛,鴻海如何達到這一步,相信劉揚偉心中早有定見。
劉揚偉直接點出台灣產業有三大獨特性。只是以過去台灣經驗,在「造車」傳統領域一直輸給鄰近的日本、韓國,現在電動車市場更有美國、中國靠補貼養大的兩大巨獸特斯拉、比亞迪,台灣電動車還能有什麼「好玩」嗎?
劉揚偉強調,電動車概念大大改變汽車生產的觀念及零件,以ICT(資通訊)整合技術見長的台灣產業,將迎來難得的大好機會。尤其在電動車時代,只要能掌握三電(電池、電機、電控)、軟體及半導體等關鍵要素,一定可以得天下!這也是劉揚偉為何一直強調,台灣必須緊咬這塊百年一遇大餅。
第一,企業獨特性。一個小小台灣,能夠找齊所有零件
劉揚偉說明,台灣中小企業蓬勃發展,雖然打不過日本、韓國的大公司,但是卻很容易在一個小小的台灣,一下子找到功能齊全的零件!
因此,鴻海發起成立MIH聯盟(電動車開放平台),開放全球產業夥伴加入,至今已有超過2500家廠商會員,延伸出上下游產業生態鏈,建立產業生態圈。
鴻海透過MIH平台能打開台灣電動車產業的出海口,以「標準化、模組化、平台化」,加速電動車的產製速度,降低開發成本,縮短製程,提升產品競爭力,讓MIH聯盟成員能做大生意,鴻海積極推動MIH聯盟為中立組織,並由集團負責打通MIH聯盟的出海口。
「過去台塑、裕隆都想造車,但是都不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會做引擎」。引擎有多難做?裕隆過去投入了許多的金錢,做了很久還是不成功,就是因為機械要在高熱、高速的嚴苛環境下,長達10、20年不會壞,這是相當困難的。
過去台灣汽車產業受到這限制,雖然很多有心人想要開發與突破,但是始終客服不了引擎這一關。劉揚偉強調,現在碰到一個很大契機,就是汽車電動化之後,不再需要引擎了,取而代之的是馬達,還有電池,這些對於台灣過去所累積的經驗來說,就是相對容易掌握的了。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與MIH會員夥伴大會致詞。圖/鴻海提供。
第二,地域獨特性。放眼全球商機,年產規劃將突破百萬輛
劉揚偉指出,「2023年,會是我們在電動車事業非常關鍵的一年,相信很多合作案都會陸續展現成果」,甫於11月鴻海第3季法說會上,向法人與媒體說明鴻海電動車發展進度。
鴻海泰國電動車製造工廠剛於11月中動土,目標2024年達生產規模,初始產能每年5萬輛,之後逐步提高到每年15~20萬輛,以滿足2030年前東協不斷增長電動車市場需求,美國俄亥俄州規劃年產能50~60萬輛,以供應美洲市場為目標,而台灣則由裕隆三義廠產能年產超過10萬輛的產能支應,並將持續與印度、印尼夥伴洽談合作,透過BOL(營運本地化)模式延伸到全球,達到當地國家、在地夥伴與鴻海三贏的發展結果。
劉揚偉則在G20系列活動B20企業峰會中發表專題演講指出,BOL能為當地經濟提供「GDP and Jobs」,BOL需要上下游合作,劉揚偉也與印尼合作夥伴Indika展示,BOL如何使當地工業受惠。
鴻海解釋,建立出海口的方式,是以構建營運本地化(BOL)的創新模式布局區域製造,將全球分為五、六個區域,與在地業者合作製造,例如在中國大陸攜手吉利,東南亞攜手泰國國家石油(PTT),在美國投資買下Lordstown俄亥俄州廠房及設備,台灣則與裕隆三義廠合作,下一步規畫委託裕隆三義廠代工製造納智捷n7(ModelC)車系,除了銷售台灣之外,目標更放大外銷到國外市場。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拜會泰國總理。圖/泰國總理府。
第三,產業獨特性。過去打群架經驗,有人帶頭就有人敢衝
過去台灣發展PC、手機產品,為資通訊產業打下堅強基礎,除了資金、技術、人才等籌碼優勢之外,更為生態系建立起強大信心,這也是台灣產業獨有的特性。
一位已退休電子業高層提及,過去台灣做生產,就是從國外拿一個樣品回來,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分析,「能不能做?不能做就找人做」,早年台灣產業就是在如此狀況下,建立起產業聚落與競合分工,各自擁有各自擅長,卻又能合作做出符合國際品質的產品,這些關鍵就在於有一位領頭者。
鴻海看中半導體未來在電動車地位將更為提升,除了成立第6個事業群S事業群專責發展外,更以併購或策略聯盟方式加速分進合擊,包括車用半導體、電池模組以及軟體垂直整合服務;其中在碳化矽材料方面,從上游的碳化矽長晶、晶圓、基板製造,再到下游的封裝模組已建構完成,2023年開始車規驗證,預估2024年進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