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貓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4-04 04:06

人民幣現鈔在台兌換 20個月滾出145.3億

2010-04-04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開放人民幣現鈔在台兌換以來,買賣數量成長驚人,合法通路在20個月內滾出145.3億人民幣的成交量,地下流通或民間自行交易的「影子市場」,保守估計也有相同規模,加上本地金控業的外匯交易室人民幣NDF業務爆紅,人民幣在台的交易熱度,已超過深圳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自2008年6月開放臺灣地區辦理人民幣現鈔買賣業務,央行統計,至今年2月底的統計,金融機構合法通路的交易量已經破145.3億人民幣,其中44家金融機構、共計3,112家總分支機構辦理人民幣現鈔買賣業務,總金額累計64.8億人民幣;另外,一般民間的157家合法收兌處,總交易金額超過80.5億人民幣,交易數量驚人。
上述數據,央行並不逐月提供外界,因為實際上還有地下業者或民間自行交易的金額沒有計算進來,保守估計此「影子市場」的交易量應相同規模,主要是眾多往來兩岸的台商,不甘於被國內金融機構賺一手,銀行的換匯匯率也較差,又有每次金額人民幣2萬元的限制,台商嫌「怎麼安排都不好」。因此,部份兩岸台商的大筆金額,乾脆經由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管道,直接進行人民幣NDF的投資或避險,富邦金控就透露,外匯交易室的人民幣NDF交易量爆增。所幸央行說,這部份業務是法令予許的。
由於央行把兩岸簽訂貨幣清算機制,列為人民幣現鈔買賣業務的「長期」工作,短期內全仰賴外銀提供,如美國銀行和匯豐銀行,金融機構同時需給付外銀作業費用,匯率價格也沒有議價空間,連彭總裁都不滿意;此外,外銀從國際市場收購的人民幣現鈔不可能是新鈔,更不符合彭總裁的管理標準。
在人民幣現鈔買賣量持續增加下,央行的職責,短期內是找到乾淨且好價格的人民幣,降低國人持有此長期看升貨幣的成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