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ff_Tsai 發達公司經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1-27 11:29
台股單日成交量暴增至兩千億時應準備隨時下車
(今 周 刊)台股單日成交量暴增至兩千億時應準備隨時下車...............
要看台灣的產業,有一個大方向可以抓,那就是所謂的「兩兆雙星」產業,半導體和面板。這兩個產業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可以應用的方向廣泛,可以代表下游電子產品出貨是否暢旺。在面板方面,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提出需求旺盛、供貨將吃緊的看法,也積極投入八.五代廠生產;而電子代工龍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大家之前都對備料太保守,二○一○年IT業將有零組件缺貨潮,不要小看景氣復甦力道。另外還有一個正面影響,那就是需求熱絡帶動的庫存調整正常化。以友達為例,○九年常因為擔心終端買氣不佳,因此要求供應商盡量縮短前置作業時間,以利庫存隨時維持在最低天數,所以供應商在備料上不敢安排中長期的生產和投資計畫。目前這種情況已逐漸在改善當中,從以往的下單後三天就要出貨,到目前要求上游備二到三周庫存,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也代表著大廠意識到屆時需求大增情況下可能會有缺料情形,因此要上游提早進行準備的意味,這對產業都是很正面的訊息。總結來說,中國只要維持每年八%至一○%經濟增長,農曆年旺季需求將愈發重要,未來幾年整體銷售額將可與歐美的聖誕節媲美。對於台商來說年底旺季效應可以延續到隔年度第一季,反映在營業額便是淡季不淡,或者是說沒有明顯淡旺季。對投資人來說,只要公司體質好、競爭力佳便不須擔心淡季營收是否不佳而衝擊股價。對應到目前時空,台股,尤其是電子業二○一○年第一季需求暢旺已是事實,業績面有支撐,因此投資人在農曆年前操作心態可較積極。 基本面之外,全球金融環境怎麼演變將影響台股一整年的走勢。金融環境是否脫離恐慌與不理性,首先要觀察的就是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金融環境的安定,讓科技類股得到合理評價。給投資人一個小結,那就是在眾多美國龍頭科技股股價創一年、甚至歷史新高氛圍下,其實不須對背後眾多扮演著供應商角色的台商有過多疑慮,只要題材正確、業績面出色,股價就一定會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