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0247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12-26 02:36
12/28號傳真稿筆記(馮欣仁)
本帖最後由 010 於 09-12-26 03:19 編輯
第四季向來是面板景氣循環的淡季,不過,在奇美電與群創所掀起的整併潮,以及終端需求持續強勁下,讓原本是淡季的第四季有迥然不同的表現,連帶面板相關族群股價,率先強勢表態。
外資法人自十二月以來,截至本周四連續十七個交易日,已買超友達逾二六萬多張,激勵友達股價從十一月初的低點二八.六五元,一路向上攻堅,本周最高一度攀上三八.六五元,逼近前波高點三九.三元,可說是一掃之前奇美電與群創合併消息的衝擊。就連中小尺寸面板廠的彩晶)6116(與華映)2475(同樣在近一個月以來,也高居外資買超名單中的前十名。
外資之所以大力加碼面板股,除了外傳友達將與彩晶、華映面板廠進行合作事宜之外,對於面板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景氣普遍均持樂觀看法。此外,第四次江陳會談召開,之前傳出中國方面希望促成面板業登陸,尤其,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曾多次拜會友達董事長李焜燿,希望爭取友達至中國設廠,不免令外界期待政府鬆綁面板登陸的時程。
對於大陸面板業來說,目前除了投資規模和產業優惠政策有待加強,在技術上一直是難以突破的瓶頸。中國兩大面板企業上廣電和京東方,都企圖透過合資)上廣電成立廣電NEC(以及收購)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TFT-LCD部門(的方式獲取技術,不過,卻仍未有太大的進展。顯然,中國試圖以市場規模來換取技術,吸引台、日、韓等面板廠前往大陸設廠。在面對韓國大廠的來勢洶洶,以及整併潮四起,中國大陸儼然成為台、日、韓面板三雄未來角力的主戰場。
缺貨問題影響供需
歷經金融海嘯的衝擊,面板景氣自第二季觸底回升,第三季國內面板廠也終於擺脫虧損,開始出現獲利。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報告,十一月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逼近五千二百萬片,較十月份出貨成長四%,更較去年同期暴增七五%;其中NB)含小筆電(與液晶電視面板出貨也都雙雙突破單月份的出貨新高。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表示,今年第四季的面板景氣真的是淡季不淡。由於玻璃基板短缺問題仍在,也將持續影響明年第一季的面板供需狀況。再者,十二月十八日突如其來的一場地震,導致面板產線及玻璃基板廠受到影響,更讓面板供應狀況更加吃緊。向來是主宰面板市場價格的韓國業者,已醞釀調漲下個月的面板報價,預期可望有助於提升面板廠的整體獲利。
除了供應端拉警報,終端需求也因來自於歐美景氣復甦,以及中國大陸市場需求暢旺,帶動面板景氣呈現逐季走揚的狀況。尤其,中國在今年初家電下鄉的政策激勵以及十一黃金假期的買氣,再到明年農曆年前,都將是中國液晶電視需求的高峰。估計今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需求量將高達二三○○~二五○○萬台,年增率接近九○%,預期在二○一一年時,中國就可望超越歐美等先進國家,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單一市場。
有鑑於中國市場快速崛起,各大面板廠紛紛搶進中國,加上中國政府積極想要發展液晶面板產業,提供各項優惠、產業協助,吸引具有技術能力的國際面板廠進駐設廠,促使全球各大面板廠積極爭取在中國直接設置前段製程。
逐鹿中國以防錯失良機
目前中國大陸除當地的京東方、龍飛光電、廣新光電等本土面板廠外,包括Sharp、Samsung、LGD等日韓面板廠皆積極投入次世代面板廠的興建,其中潛在建廠或已在建廠中的八.五代產線已高達六座,陸續在二○一一~一二年間進入量產。南韓政府於今年十月通過修改「尖端技術流出防治法」,日前也已同意有條件開放韓國面板廠赴大陸設廠。相形之下,國內的面板廠苦於法令限制,遲遲未能登陸。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表示,面對韓國面板廠的大軍壓境,未來中國一旦祭出面板廠興建限額、管制投資金額以及提高關稅等措施,恐將更不利於台灣面板業者。二○一○年南韓將開始在中國投資八.五代線,若讓韓國面板廠搶得頭香,台灣業者與韓國之間的競爭差距勢必拉大。
過去,國內面板廠主要是將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的面板後段模組製程)LCM(,外移至中國以降低生產成本。因此,與大陸彩電品牌業者合資成立LCM廠,藉此拓展中國內需市場。不過,由於前段製程占面板廠最大投資比重,產能利用率高低,更是攸關面板廠能否獲利的關鍵。經濟部擬將面板與面板所使用的玻璃,納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清單,以便與中國協商時,爭取進口關稅由現行的三%降至零,較日韓廠商更具競爭優勢。
此外,在折舊方面,韓國兩家面板業者的七代及七.五代線將於明年攤提完畢,相較之下,國內面板廠仍處於落後階段。根據IDC資料顯示,友達一條七.五代線須等到二○一一年才可望折舊完畢,另外一條七.五代及八.五代線,於今年開始投產,因此,須等五年後才會完成折舊。由於每片面板須攤提折舊,因此,面板廠商透過增加面板產量,讓每片面板平均折舊成本減少。不過,一旦出現景氣波動,產能利用率下滑,折舊成本就成為面板廠的一大包袱。
志超上市帶動相關股
受惠於面板景氣淡季不淡,面板周邊零組件廠的業績更是紅不讓,股價也隨之起舞。例如光電板族群的定穎)6251(,自今年三月掛牌以來,股價已創新高,來到三八元,在回檔整理後,本周股價出現上攻轉強之力道。
而即將在周五掛牌上市的光電板大廠志超)8213(,在興櫃市場股價最高價曾一度攻上一○一元,今年以來股價已站上七四.五元,目前詢圈價格僅三二元。今年前三季營收八一.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成,獲利更達到六.二一億元,不僅超越去年一整年,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EPS三.七九元。就基本面而言,志超的業績表現相當突出,預期將有不錯的蜜月行情,可望與競爭對手健鼎)3044(有一番比價效應。目前韓國三星及LGD二大面板廠占志超營收比重達五成,其餘則是國內的新奇美與友達,幾乎囊括台、韓面板廠之訂單,法人更樂觀預估明年EPS上看七到八元。
持有志超三.二三%股權的衛浴設備商和成)1810(不僅本業已逐漸脫離谷底,業外收益也可望受惠於志超而母以子貴。若每股持有成本約七~八元,以目前志超在興櫃價格約六六元計算,預估轉投資收益近六億元,可貢獻和成EPS一.六元以上。目前每股淨值一四.九九元,股價淨值比不到一倍,後續股價可望跟隨志超上市而有補漲機會。
另外,志超所入股的統盟)5480(,今年以來股價從二.五元開始起漲,並創上櫃以來新高三九.三五元。主要歸功於在志超入主後,改變統盟的經營策略,讓虧損累累的統盟成功地在今年開始轉虧為盈,第三季單季營收更衝高至一一.七億元,創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獲利已達三.一八億元,預期在業績好轉下,股價仍有機會再創新高。
此外,專門生產中小尺寸面板模組的中日新)8266(股價創今年新高,衝上三○.九元,同為中小尺寸面板模組的晶采)8049(第三季已轉虧為盈,單季獲利逾二千四百萬元,締造近兩年單季歷史新高,十一月營收更站上一.二九億元,預估第四季營收較上一季成長,全年可望擺脫連續兩年虧損。就業績表現,晶采優於中日新,股價卻相差五成,預期股價應有落後補漲的空間,可多加留意。
面板擴散膜的宏森)3522(,近一個月股價更是連拉六根漲停板,創下近一年多來新高。聚光片大廠迎輝)3523(,也在十一月下旬發動攻勢一路飆升,上周三盤中最高站上九二元,另一新產品觸控面板的關鍵零組件氧化銦錫)ITO(導電膜,也已開始貢獻公司營收,預期觸控題材持續發燒下,股價可望增添想像空間,但短線漲幅已大,暫不宜追高。
隸屬友達集團旗下的聚光片廠嘉威)3557(,同樣也跨入ITO導電膜生產,本業前三季獲利表現優於同業,股價自前波高點拉回作修正後,近期仍在低檔附近作整理,可望有補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