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業火紅蓮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2-09 08:15
中國政策利多刺激車市回暖 產能過剩恐壓縮獲利
(中央社台北2009年12月09日電)中國祭出減稅措施,帶動今年汽車銷售長紅,可能超越美國躍居全球最大車市,但通用 (General Motors)與福斯(Volkswagen)等汽車大廠卻高興不起來,因中國政策利多導致產能過剩,進而壓縮獲利。
根據彭博報導,30歲的北京書籍編輯艾立 (音譯)9月份放棄存錢購屋,轉而購買「別克凱悅」 (BuickExcelle)新車,主要著眼凡購車即可享有減稅6千元人民幣 (折合880美元)的優惠措施。
艾立指出:「沒人知道減稅優惠是否會延續至明年,最保險的方法是立即購車,享受減稅優惠。」
中國祭出補貼措施,已帶動中國今年汽車銷量激增42%。中國有望凌駕美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車市,吸引福特汽車 (Ford Motor)、現代汽車 (HyundaiMotor)與通用汽車等各大車廠爭相投資。然而,福斯與上海汽車認為,隨著補貼措施結束,現已面臨供給超過需求困境的中國汽車業的利潤恐遭到壓縮,明年汽車銷售成長幅度恐不到15%。
私募基金天泉投資北京合夥人Jenny Tian指出:「汽車業者仰賴銷售成長激增以抵銷因競爭加劇導致利潤直落所帶來的負面衝擊,惟明年恐將無法如法炮製。」
中國汽車顧問公司博斯公司 (Booz & Co.)指出,中國全年汽車銷量可能將近1300萬輛,相對整體產能為1500萬輛。東京Advanced Research Japan主管KojiEndo指出,2015年以前,產出將達1500萬輛,產能為2000萬輛。
他指出:「汽車業者必需確保,他們生產的汽車不論是大小與外觀均符合中國市場所需,否則恐面臨產能過剩,獲利遭壓縮。」
中國超過百家的汽車製造商因競爭激烈,以及低價車款較受青睞,而飽受低利潤之苦。Endo指出,根據汽車外觀大小,中國車廠平均每輛汽車獲利介在1000至3000美元之間,相對美國將近10000美元。
汽車顧問公司CSM Asia上海主管Yale Zhang指出:「中、美車廠平均獲利存在巨大落差。中國車廠獲利可能要花費3到5年才能迎頭趕上美國。」中國汽車銷量中有近20%比重是低價商用車,每輛售價僅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