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3-05 20:21
北京一句話 港股大跌近7百點摜破3萬點
貿易戰疑慮拖累亞股普遍走低,中國官方今晨公布2018年經濟成長目標訂6.5%、對市場來說了無新意,加上北京當局號召中國科技股回A股上市,恐弱化香港作為上市目的地的地位,香港恒生指數今殺尾盤,終場大跌697.06點或2.28%,收在29886.391點,摜破3萬點。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收盤也跌212.12點或1.74%,收11991.79點,失守12000點,中國聯通、中國旺旺、中國移動等藍籌股及內銀股、內險股均跌勢沉重。
此外,歐洲民粹主義抬頭,義大利大選結果恐陷僵局國會(hung parliament),但歐股開盤表現平靜,追蹤歐股整體表現的Stoxx歐洲600指數開低走高,盤中上揚0.23%至367.89點;義股FTSE MIB指數開低走低,盤中下跌1.5%至21582.96點。
義大利政局情勢難測,投資人急著拋售義大利公債、買進被視為較安全的德國等地公債,拖累義大利公債價格走跌、與債券價格走勢相反的殖利率竄升,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一度飆升10個基點至2.14%,刺激其他南歐國家公債殖利率跟著上升。
美股道瓊期指仍走低,盤中挫跌112點或0.46%,稍早一度跌224點或0.91%。
中國兩會期間,大批馳騁在美國股市的中概股們紛紛表達回中國上市意願,周末出席兩會的網易董事長丁磊、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搜狗總裁王小川均表示,考慮回到國內股市。
上周四估值達千億美元的小米,也傳出有望在A股和港股(H股)同時上市消息,此前該公司上市地點選擇是美股或港股。激發這些中概股回國之心的,除了360順利回歸、以及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IPO從申請到上會僅耗時35天外,還有近期相繼傳出的政策利多。
近日,證監會傳出對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這4個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實施IPO「即報即審」,媒體稱「2、3個月就能審完」。對於海外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的途徑,上海證券報稱,市場已有較明確的共識。一種是仿照360回歸的策略,拆除VIE架構後重新上市;另一種是採取CDR的方式。報導稱,業內人士認為,從操作成本、時間來看,後者更為便捷。(于倩若、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