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08 20:08

基隆郵輪產業正夯 海大教授謝立功提因應之道

基隆港郵輪航次占全台80%,已成為郵輪母港,最近話題夯。海大教授、前移民署長謝立功今天提出對郵輪產業的專業看法,他說,基隆市政府近期不斷向民眾宣告,基隆將發展郵輪上、下游產業,他提出郵輪上、中及下游產業是什麼,避免民眾一知半解,並分析基隆能發展哪些郵輪相關產業。
謝立功表示,郵輪上游產業,一般為郵輪設計及製造業,是需要極精密技術及大量資金的產業,歐洲憑藉著其先進的設計概念、造船技術幾乎已經壟斷全球的郵輪製造業,因此基隆想打進郵論上游產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謝立功說,基隆還是可以利用台船原有的造船技術,培養相關專業人才,並利用政府、學校媒合的方式,替這些優秀人才爭取到郵輪製造企業實習。
他說,郵輪中游產業則是郵輪企業,主要指大型的郵輪公司,負責郵輪的營運及管理,這一塊基隆能作的是與郵輪企業合作增加套裝行程,將北北基宜涵蓋在行程中,例如推出北北基宜三日遊等行程,讓遊客不會一下船,就坐遊覽車前往台北。
謝立功指出,最後是郵輪下游產業,指的是郵輪碼頭相關建設及服務,舉凡郵輪停泊、船用物資補給等都在此區塊,港區業務目前隸屬在港務公司,基隆市政府本身只能協調無法介入;而船用物資目前已經有固定的供應商,且基隆蔬果產量不高,並無法應付郵輪的需求,轉型成觀光農場配合政府與郵輪的套裝行程,會是更好的發展方式。
謝立功表示,基隆在郵輪下游產業,應該發展的是碼頭周邊的基礎建設,並將市容整理完善,協助港務公司發展郵輪市場。
謝立功建議,基隆應該要發展郵輪周邊的相關產業,在地休閒、觀光、飲食產業;專業人才的培育、就業,基隆有很好的自然觀光條件,基隆有海洋大學、基隆海事及水產試驗所,有很好的人才。港務公司能為基隆帶來郵輪和遊客,但留住這些資源,要靠基隆自己努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