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06 12:34
農村多缺工 農業耕新團薪水上看4萬
2017-11-06 12:13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即時報導
為解決農村季節性缺工問題,農委會成立「農業耕新團」,薪水最高破4萬,吸引有心往農業發展的年輕人、退休人士等參與,消息一出,不少農家急著申請「人力」,未來可望將再招募更多農務士。
農委會推出「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全台7縣市招募「農業耕新團」16團,透過農會甄選農務士拓增新勞動力,並由媒合到缺工農場,協助從事一般技術的農事工作,今年7月中旬實施,預計到明年5月。
新竹縣橫山地區農會負責這次新竹縣派工,推廣股股長朱富雄說,每一梯次招募20位,應聘員大多有農業耕作的經驗,協助整地、除草、嫁接、施肥等,來申請的農家缺工多,若明年再招募,希望能增加人數。
「對務農有興趣!」58歲即將退休的游鶯重,原先在工業區擔任安全維護,熟悉機器、營造設備等配管,在人生下半場決定「閃退」,重頭開始,此舉動跌破親友眼光,面對薪水驟減,游鶯重笑稱「我決定應徵農務士,最主要想增進農作專業」。
游鶯重補充,他上班日就協助農家除草、果園維護等,放假時就到自己未來退休後的小柑橘園工作。游鶯重說,轉換跑道後,體力負擔大,但也因此學到不少農作專業。
他認為,農務士採「派工」概念,其實工作相對不穩定,幸好現在農家搶著要人,不然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在哪,「畢竟沒工就等於沒收入」,若有龐大的經濟壓力,可能也不會選擇此工作。
「慢工出細活,了解農家的心思來做!」金漢柿餅第三代傳人劉興武說,園區地廣,設有生態步道,過往因人力有限,採外包維護除草,一次來5個人力,往往2天就完工,但若雇用農務士協助,雖然只有一人,且整理時間長,卻能按照農家的想法來做,「細膩且疼惜我們的果園」。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指出,目前轄內共有銅鑼、三灣農務耕新團,需要協助的有芋頭、杭菊、茶樹、水稻等農作,其中高接梨採收,柑橘要等到約12月才有較多農務工作,每月基本上工22天,時薪133元,一天1064元,都可以派工,吸引少數七年級年輕人加入,有心往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