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05 08:30
冬天不只人容易生病 青蔥也好發疫病
2017-11-05 08:06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東北季風一波波增強,是青蔥容易發病的季節,農委會花蓮農改場提醒農友,降雨前應提前預防青蔥疫病發生,雨後則需排除積水並拔除病株,帶離田區,以減少感染源傳播。10月中下旬期間因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風影響,宜花地區遭受一波為期2週的強降雨危害,農改場今年因此特別提早發布預防資訊。
花蓮農改場作物環境課助理研究員蔡濰安說,冬天是「青蔥疫病菌」的好發期,雖然病害全年都可能發生,但主要發生期為9月至翌年5月間的多雨時期,其中又以10月及翌年3月至5月為發生盛期,在高濕天氣及排水不良下更為嚴重。
青蔥疫病發病初期的病斑呈暗綠色,水浸狀;病斑擴大後呈灰白色,葉片病部失水後會變細並枯萎,病部以上易折倒,可殘存於罹病組織及種苗中,待環境條件適合時,病原菌可經由雨水噴濺傳播至健康植株上,故未休耕的連作田區病害發生較為普遍。
青蔥疫病主要靠雨水傳播,花蓮農改場建議農友應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在雨季來臨前連續施用500-1000倍的亞磷酸(H 3 PO 3 )稀釋液噴灑於葉面,提高作物的抵抗力,預防發生。在防治策略上,青蔥疫病首要注意種苗來源的健康,降雨期間不可進行定植工作,須於天氣轉晴後才可進行;另建議定植前農友們可使用微生物製劑如木黴菌等,結合矽藻土做種苗預措處理。
若是已定植者,須注意田間是否發生上述病害,務必排除積水並拔除病株,帶離田區,以減少感染源傳播。
青白分明、根根挺立的青蔥外型,影響蔥價,花蓮農改場表示,青蔥分株苗較易發生的病蟲害包括青蔥疫病、軟腐病及根蟎,注意農業資訊和氣象預報才得以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