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2-26 09:10

八檔台股平衡基金吸金

八檔台股平衡基金吸金
2016-12-2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今年來在新興市場表現名列前茅,台股基金中有18檔力爭上游規模維持正成長,其中九檔增加逾億元,八檔為台股平衡型基金,這也代表黑天鵝事件頻傳,投資人追求報酬同時,也著重投資資產的波動度。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國內投資(台股)股票型今年來減少292.3億元,減幅14.2%,整體規模降至1,769.8億元,但仍是僅次於國內貨幣市場型、跨國投資股票型的第三大基金類別;國內投資(台股)債券股票平衡型同樣衰退,不過僅減少0.29億元,跌幅相對較輕。
進一步觀察這18檔規模正成長台股基金,其中進榜的股票型表現大多打敗大盤,平衡型雖然持股水位相對較股票型低,但透過避險策略或選股操作,力求降低波動度達到跟漲抗跌目標,進而吸引投資人青睞。
因此,包括復華人生目標、復華傳家二號、復華神盾、聯邦金鑽平衡等四檔台股平衡型基金,今年來規模增長仍有逾億元,表現不輸股票型基金。
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台股今年來走勢逐季攀高,相對提供波段獲利了結機會,但也因為市場不確定增加、波動度大增,進而影響資金持有或加碼意願,使台股基金規模未能與大盤同步增長。
建議投資人或可布局台股組合型基金,透過選取強勢基金組合,加上避險策略降低波動度,長期投資更能提高投資台股基金的資本利得機會。
保德信金滿意基金成立於1995年,基金經理人張淑蕙分析,該基金投資連續三年EPS高於市場平均值的上市櫃公司股票,重視中長期布局,不因短線利益進出而將投資組合曝露於高風險下,透過適當分散布局,兼顧高配息股與成長股。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明年牽動台股向上的主力可望由成長股接棒演出,公司獲利、營業利益成長性都是重要參考指標,選股以流動性佳的權值股為優先,中小型股以絕對報酬角度投資較安全。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