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remy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4-14 16:57
4/15號傳真稿筆記
G2殺很大 全球玩賽局 台股A11>G20
台股第一波上攻5500點功虧一簣,在3/27開高5468點之後,拉回整理,緩和連漲五週的熱度,但目前最低只到3/30的5166點,似乎降溫不太夠,但G2歐胡會,造成美元急貶,台幣4/2大升值,資產營建股在新壽A11標售帶動下,新光金(2888)本波已由6.35元大漲到10.95元。
對比科技泡沫及金融風暴
國際盤是否穩定,仍要看美股走向。在Part 1英美二大最知名財經媒體,也在G20前多空論戰,我也提出自己的美股觀察,因為道瓊指數成分股僅有30檔,整體面向不如S&P 500指數具有參考性。
對比2000年科技泡沫和2007年的金融風暴來看,S&P 500科技類指數從2000年3月高點988點跌到2002年10月低點170點,跌了83%;而S&P金融類指數從2007年5月高點510.9點跌到2009年3月6日低點78.4點,也跌了84%。由此觀察美股S&P 500主跌股的「跌幅」已滿足,不排除3月低點是初步見底的第一支腳,但仍要一季以上的觀察才能確定走向,恰好是歐巴馬提出汽車業60天重整方案的底限,請參考本期賴暉明的文章。
按照2000年的科技泡沫經驗來看,網路通信業龍頭指標股思科(Cisco),以連續併購、快速成長為特色,股本也夠大,股價從2000年3月最高的82美元,一路跌到2002年10月的8.12美元,跌了90%,如今十年了,股價才在16美元附近「混」,這還是僥倖活下來的重量級網通公司,當年一窩峰成立的「dot com」公司,有三分之二都被併購、倒閉或下市了!這次台灣的DRAM,能活下來幾家呢?
跌深反彈急先鋒:美國銀行股V.S台灣DRAM
2000年代表科技類股的那斯達克NASDAQ指數,從當年3月最高的5132點,一路跌到2002年10月的1108點,彈升5年以後,又因金融風暴,在2009年3月跌回1265點。
可以大膽推論:這一次金融泡沫過後,過去的高點在未來十年內都不會到,但不排除未來一年內會有大反彈的機會,必須持續關注後續發展。美國擺明動用所有手段為金融業打通血路,綜合以上分析,第二季最有反彈空間的美股,大概就是跌最深的「金融股」,可能以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為代表,但美國金融業有三大汽車廠的大包袱,就如同台灣金融業有DRAM的麻煩!歐巴馬可能讓三大車廠倒一家,與別人併一家,活下來的可能是福特。